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6章 曹操兵锋甚急,快去找玄德公求救!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曹操一把将汤药打翻,大发雷霆。


众皆骇然,不能解其意。


曹洪悄声问一旁的曹仁说道:


“主公缘何这般发怒?”


曹仁叹一口气,解释道:


“此前,满伯宁出使徐州时,曹公曾欲表李子玉为陈国相,更送当归以表心意。”


“然后呢?”


曹洪睁大眼睛问道。


“李子玉拒绝来陈国赴任,还回了一件礼物给主公。”


“什么礼物?”


“……独活。”


曹仁无奈地笑笑。


唔。


难怪曹公看见独活这般生气。


曹洪一拍脑袋,哼唧道:


“好个不识好歹,曹公用人向来不拘一格。”


“那李翊不过是一山野村夫,怎敢如此狂悖?”


谁说不是呢……


曹仁也觉有理,在他看来,曹老板已经足够有诚意了。


谁想这小子宁可跟随织席贩履之徒,也不愿跟随前任三公之子。


这时,荀彧快步走进殿内。


“明公,接到军报,夏侯渊前部已经成功攻破了雍丘。”


“张超连带着其家眷已尽为我军所俘。”


张超是张邈之弟,前任广陵太守,也参加过讨董联军。


张邈联合陈宫反叛曹操时,张超也参与了其中。


曹操闻说张超已俘,当即下令道:


“将张超及其张氏三族全部斩首于市,以儆效尤!”


“这……”


荀彧眉头一皱,“明公,这张氏乃兖州望族,诛灭其全族,恐使兖州各族人心惶惶。”


之前就是曹操杀了兖州名士边让,才加剧了兖州各族的恐慌。


现在又要屠灭张氏三族,恐会彻底与兖州各族结怨。


曹操怒道:


“正是这些世族联合吕布反叛于我,否则我现在早已取得徐州。”


“哪里用得着仓皇撤兵,被吕布这獬儿困于一郡之地!”


“既然他们不能容我,我又岂能容忍他们再继续反叛下去!”


只要把他们全杀了,他们不就背叛不了自己了吗?


曹操如是想着。


“张孟卓呢?他现在何处?”


提到张邈这个叛徒,曹操心里五味杂陈,不知该说什么好。


荀彧躬身答:


“张邈兵败后,想去寿春找袁术求救。”


“只是在半道上,被其部众所杀。”


“现其首级,尸身暂不知流于何处。”


哼。


曹操轻哼一声,“此子叛我,死不足惜。”


“那其家属……?”荀彧试探着问,


“自然也在那三族之内!”


曹操没有丝毫犹豫,既然说了要灭张氏三族,就要说到做到。


他作为袁绍的小弟,之前袁绍让他杀了张邈。


曹操顾及儿时情谊,直接做出了违背了老大哥的决定,拒绝杀害张邈。


没想到真心换绝情,被张邈背叛,险些丢掉立身之本。


现在曹操再无顾忌,果断下令,夷灭其全族。


正好还可以给老大哥袁绍一个交代。


“吕布呢?他现在又在何处?”


曹操接着问。


“自上次在定陶被明公击败后,吕布已望南逃去了。”


定陶一战,曹操打出了对吕布最大的一场大胜。


他先让士兵去抢割麦子,留妇人上城寨的矮墙上守御。


吕布带兵来时,认为曹操诡诈,不敢进军。


结果麦子被曹操抢割一空,第二天直接换了真士兵来守。


吕布正后悔昨天没有发起进攻,这次直接率军杀了进去。


不想伏兵登时从大堤上杀出,步兵与骑兵一起冲锋,大破吕布主力。


不仅夺了吕布的鼓车营寨,还把吕布的定陶给一起夺了。


这是吕布在兖州对上曹操遭遇的最大一场战败。


吕布元气大伤,败局已定。


击败他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。


也确如程昱、荀彧所言,吕布一夫之雄,不足为虑。


“明公接下来可要继续派兵追击吕布吗?”


荀彧征询曹操的意见,看看他是否要乘胜追击。


“不!”


曹操否决了这个提议,“吕布已是丧家之犬,掀不起什么风浪了。”


“依我之见,现下当向豫州发展!”


曹操诛灭张邈三族,看似失去理智,实则心里早有盘算。


他想着,反正都已经与兖州各族撕破脸了,索性破罐子破摔。


直接把治所迁到豫州去。


豫州的人口高达六百余万。


尤其汝南郡,人口多达两百余万,是天下第二大郡。


豫州的地理位置也极好,不论是历史上的曹操,还是后世的邓艾、司马懿都在这里搞屯田。


因为这里河流众多,从黄河到长江,关中到海滨都有着水运交通。


使得豫州这个“天下之中”,有着在政治军事上极高的地位。


同时豫州最大的几个家族,


分别是沛国曹氏、夏侯氏,汝南袁氏,颍川荀氏。


曹氏、夏侯氏、荀氏都是曹操的人,他完全可以把战略重心转到豫州去。


“诸公以为如何?”


曹操问众人意见。


荀彧率先站出来表态:


“今兖州残破,人口锐减,民生凋敝。”


“豫州并无强权割据,的确是天赐之所!”


曹仁也提意见道:


“诚如明公所言,吕布已是丧家之犬,不足为虑。”


“前日刘备命陈珪为沛相,又命张飞进兵鲁国。”


“其染指豫州的野心,已是昭然,今不若快速攻取豫州。”


“以豫制兖,方成王霸之业。”


从战略角度考虑,曹操也只能向豫州发展。


北边的袁绍自己肯定打不过,也不敢打。


历史上曹操平定兖州后,曾经想试探着往河北方向发展一下。


结果马上就被本初记小本本了,还在后来官渡之战前编织成了罪名,写进了《讨贼檄文》里面去。


至于东边的刘备,自己才刚刚和他签订停战协定,也不好马上撕破脸。


何况现在的刘备也不好对付。


西边的司隶地区,就更不用考虑了。


那里早就被董卓、李傕等各路诸侯霍霍得不成样子了。


百姓逃散,耕地荒芜,俨然是一片无人区。


根本榨不出什么油水来,经济上就不支持曹操往西边发展。


所以,南向豫州,是唯一的选择。


这里既没有强大的诸侯,能够阻挡自己。


同时控制豫州,就能够南面威胁荆、扬二州。


也可以绕过河内,进入司隶,一下子就能把局面打开。


反之,


如果豫州被一个强权给掌控了,比如说刘备、袁术、刘表等。


那曹操直接就被堵死在了兖州,四面受敌,死路一条。


“好,便用此策!”


“诸位以为豫州诸郡,何者为先?”


曹操再次出声询问。


众人交换了一下眼神,豫州看似幅员辽阔,实则兵锋可指方向并没有多少。


毕竟豫州东边的沛国、鲁国,曹操已经让给刘备了。


剩下能选的,只有豫州西壤。


荀彧主动站出来,阐明自己的想法:


“颍川人杰地灵,物产丰饶,人口众多。”


“况此地位处河南之中,北有黄河天险,却又相距不近,不必担心黄河泛滥造成的水灾。”


“西有虎牢关等高山、河流险关,南可以通南阳、襄阳、新蔡等地。”


“此地亦是刘表与中原势力的缓冲地带,控制颍川,则刘表失其屏障。”


“若能利用好淮水、汉水等两大水系,则攻守优势巨也!”


荀彧不愧为一代战略家,把颍川的地理优势分析的很清楚。


当然了,还有一点他不曾说的就是这里也是他的家乡。


颍川荀氏,是这里的顶级望族。


把治所迁到自己的家乡,对家族地位是一个巨大的提升。


这虽然是荀彧的一点私心,但豫州确实没有比颍川更好的治所候选了。


这里是士人豪族的乐园,曹操大半谋士都来自颍川。


同时这里,土地肥沃,人口众多,也非常适合搞屯田。


“现今刘备已在徐州推广屯田,发展生产。”


“不须三到五年时间,徐州的生产力便能恢复如初,甚至有过之无不及。”


荀彧信誓旦旦地为曹操分析道。“那么此前明公征伐徐州之举,则徒劳无功矣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