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5章 你四世三公,当然不如我帝室贵胄了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当即,袁术派出了使者,星夜前往兖州。


……


扬州,豫章。此时身为扬州刺史的刘繇,正望着江水,心中波澜不平。


“……呼,好个孙伯符,果然有乃父之风。”


由于之前孙策大胆绕过秣陵,奇袭曲阿,导致刘繇遭遇了一场惨败。


不得不收兵逃亡豫州,暂时休整。


“正礼,夜晚风寒,不去睡觉,到江边来做什么?”


一道声音自身后传来。


刘繇并未转身,只是淡淡答道:


“我只是在想,接下来该何去何往。”


“会稽太守王朗与我私交甚笃,我欲去往会稽,子将以为如何?”


与刘繇说话之人,正是汝南名士许劭。


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人物评论家,最有名的就是他对曹操的评价。


——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。


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!


然后就是创办赫赫有名的月旦评,评论乡党人物,在大汉风靡一时。


前徐州刺史陶谦曾将许劭待为上宾,但许劭认为陶谦不能成事,就去了扬州投靠刘繇。


刘繇与许劭关系很好,对许劭的计策几乎言听计从,所以许劭很乐意辅佐其左右。


不过许劭虽有才智,但他与刘繇一样,都是在士人圈子里混得,有很强的阶级观念。


历史上,太史慈投到刘繇麾下时,很多人建议刘繇用太史慈为将。


刘繇却说:


“我若用太史慈,许子将不会笑话我吗?”


在他们公族子弟眼里,太史慈就是个跑腿的。


要是用了他,就会成为士人圈子里的笑柄。


“会稽富实,正是孙策之所贪。”


“且穷在海隅,不可往也。”


“今我豫章,北连豫壤,西接荆州。”


“若能够收合吏民,遣使交好曹兖州,虽有袁公路隔在其间。”


“其人财狼,不能久也。”


许劭力荐刘繇留在豫章发展,且建议他交好曹操。


一方面是因为他与曹操有旧。


曹操在得志显名之前,曾经置办厚礼,很谦逊地求许劭为他谈相。


另一方面,就是政治需求了。


刘繇是袁术的死敌,所谓二袁之争,交好其一。


既然已经开罪了袁术,那自然就只能交好袁绍了。


袁绍远在河北,不便往来。


但还可以找他中原的代理人曹操。


与他交好,变相等于交好袁绍。


“我却听闻曹孟德深陷兖州内乱,彼岂有暇顾我扬州?”


许劭微微一笑:


“正礼此言差矣。”


由于两人私交甚笃,所以私下里许劭都是直接叫刘繇的字号。


“吕布勇而无谋,败亡有证,不日必为曹兖州所败。”


刘繇眼眸一蹙,并无作出答复。


望着江水出神,良久才开口言道:


“现在袁公路与刘徐州大战于广陵,此二人谁胜谁负,于我扬州而言,都绝非好事啊……”


“哦?正礼此话何谓?”


许劭瞧见刘繇似话里有话,连忙追问。


“我的意思是,此二人都有并吞江南之志,我等务必在二人决出胜负之前,作出选择。”


原来刘繇是在考虑站队的问题。


若果不是之前在曲阿受挫,刘繇断不至于被逼至如此窘境。


“我的意思是,刘玄德宅心仁厚,颇有贤明,与我又同为宗室。”


“你说我等是否可以与之结盟,共抗袁术?”


许劭恍然大悟,原来刘繇是看上了刘备。


其实除刘备之外,刘繇与刘表的关系也很好。


刘繇很明显更加信任宗室人物,他向许劭吐露憋藏在心底里的话。


“刘景升、刘玄德皆我汉皇宗亲。”


“我乃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,身受王命。”


“若扬州有急,景升与玄德岂会见死不救?”


“纵然不发兵相援,也该钱粮救济才是。”


许劭沉默半晌,然后才缓缓开口说道:


“刘景升此人厚道,我料他会来救济扬州。”


“不过刘徐州我却未与其接触过,虽知其名,但不知其人。”


“两年之前,曾听闻刘玄德救急北海,此乃侠义之举。”


“今其一年之内,平定徐州,料他亦乃人中之杰。”


“既然正礼如此看好他,不妨先遣一使,去到广陵前线。”


“探探刘备的口风如何。”


许劭对刘繇交好刘备的主张表示认同。


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。


两位刘老板都有共同的敌人袁术,若真能够两家合力,一起对付袁术。


何尝不是一件美事?


其实刘繇之所以敢结盟刘备,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两人没有利益冲突。


别看刘繇贵为扬州刺史,但他如同许多同级别的刺史一样,都没能完全掌控所有地盘。


扬州六郡:九江、庐江、丹阳、豫章、会稽、吴郡。


九江就不用说了,扬州最肥的地盘,也是袁术的大本营。


而前任庐江太守,也已经被袁术攻灭,虽然是假的孙策的手。


但袁术已经任命了自己的老部下刘勋为庐江太守,基本上也成了他的附属势力。


剩下的,


许贡是吴郡太守,与本地豪强严白虎共分吴郡。


会稽在王朗手里。


豫章则是在华歆手里。


他刘繇的地盘实际上就是豫章的彭泽一带。


当然了,刘繇毕竟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。


而扬州的心腹大患只有袁术一人。


剩下的王朗、华歆、许贡等,名义上都是要听命于刘繇的。


至少他们不会互相攻伐。


“既然子将也同意结盟刘徐州,那便由你亲自去往广陵如何?”


“正好你擅长识人相面,见到刘徐州时,替我观观他面相如何。”


许劭欣然同意:


“正好,我也想亲眼见见这刘徐州是何人物,一年间竟能干出这么许多事来。”


……


荆州襄阳。


鲁肃受命来荆州找刘表购置战船。


刘表闻说是徐州的使者,也不怠慢于他,即命人请入堂内。


双方相互叙礼已毕,刘表率先开口道:


“子敬乃东城豪杰,吾在荆州亦有耳闻。”


“今子敬从玄德,何故至此,来我荆州?”


鲁肃拱手一礼,正色答道:


“我主刘使君乃天下英雄,虽兵微将寡,而志欲匡扶社稷。”


“淮南袁术坐创凶逆,造合虚伪,诡诈百姓,残民害物,为祸深酷。”


“今我主兴仁义之兵,吊民伐罪。”


“奈何江南多水,我徐州少有战船。”


“闻说刘荆州富有江南,有战舰上千艘。”


“明公与我主,同为汉室之胄。”


“我主常言不可背亲而见疏,又盛赞刘荆州礼贤下士,宽于纳物。”


“故遣肃来,望明公念在同宗份上,卖与我主些许战船。”


“以备广陵战事之需。”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