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6章 支援刘备,这是一个忠厚人!(求订阅!)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鲁肃开门见山,直接点明了自己的来意。


刘表思虑半晌,旋即一捋胡须,笑道:


“刘玄德,吾弟也!”


“久欲相会而不可得,今肯惠顾,实为幸甚。”


“今日同宗有难,预购战船,表自无袖手旁观之理。”


“我荆州有战舰上千,公可择选三百艘。”


刘表大手一挥,直接卖给了鲁肃三百艘战船。


鲁肃大喜过望,正欲躬身言谢。


忽有一人出列,出声阻止道:


“使君不可!”


众人视之,乃襄阳本地豪族出身,时任镇南将军军师的蔡瑁。


“如今天下大乱,豪杰并争,群雄相持。”


“我荆州亦无可能置身于外,荆州水师乃我荆州之倚仗。”


“将战船卖与他人,无异于置婴儿于股掌,绝其哺乳,立即饿死。”


“荆州之重,在于使君一人耳。”


“我荆州拥十万之众,倒不如安坐而观望。”


“待天下有变,然后可图。”


“资助徐州一事,恳请使君三思!”


话落,堂内的气氛立时变得严肃起来。


刘表变幻了几个神情,并未着急回复蔡瑁。


虽然曹操曾评价刘表是有名无实,演义里的他似乎也是个忠厚长者。


但历史上真实的刘表却是一个单骑入荆州的狠人。


董卓把刘表派往荆州,又不给他兵马,本意是不想背上杀名士的骂名,所以假他人之手杀死刘表。


而刘表开局一人一马,到荆州却要面临三个难关。


一是世家大族互相勾连,荆州大权旁落。


二是地方宗贼各处作乱,荆州内部混乱不堪。


三是天下群雄跃跃欲试,随时可能并吞荆州。


而刘表却只用了一年时间,便收服豪强,扫清乱贼,击杀孙坚。


这也算是刘表人生中最巅峰高光的时刻了。


而刘表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,与他联络本地豪强脱不开关系。


除了南郡的蒯氏望族之外,另外一支便是襄阳本地望族蔡氏了。


这两个家族在荆州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力量与话语权。


所以当蔡瑁提出反对意见时,刘表甚至都不好乾纲独断。


但刘表为官多年,早已深谙借力打力之道。


面对蔡瑁的反对,刘表只给了一旁的蒯越一个眼神。


蒯越心领神会,当即出列谏言道:


“袁公路狼子野心,加罪于江南百姓。”


“两年来,无数血肉捐于草野。”


“今刘徐州宽厚仁义,攻打袁术,乃是吊民伐罪。”


“况其与我主同为宗室,今日有急,断无不救之理。”


整个荆州话语权主要就掌握在蒯氏、蔡氏,还有刘表三家手里。


既然刘表与蒯氏达成一致了,两票大于一票,蔡瑁自无再言之理。


“好了,吾意已决,不必再议。”


刘表挥了挥手,对鲁肃说道:


“尊使可随蔡将军去挑选战船。”


鲁肃连忙谢过。


蔡瑁只能怏怏不乐地领着鲁肃去择选战船。


待众人全都退却之后,堂内只剩下刘表与蒯越二人。


蒯越这才对刘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。


“主公,我观刘玄德有雄才而甚得众心。”


“张飞、关羽者,皆万人之敌也,为之死用。”


“今闻其又得一军师李翊,其谋深不可测。”


“今无端将战船卖与徐州,只恐养虎为患,不若早图之。”


刘表摇了摇头。


“异度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。”


“如今天下虽乱,看似豪杰并起,实则为两雄相争。”


“淮南袁公路,实力强横,既领扬州牧,又兼称徐州伯。”


“然我观其野心,绝对不止徐、扬二州。”


“其多次插手我荆州事务,其野心可见至此。”


“今若能假刘徐州之手,攻伐袁术,我荆州坐收渔翁之利。”


“又能交好于徐州,岂非一举两得?”


当着蒯越一人的面,刘表讲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所想。


刘表对荆州是非常有感情的。


许劭评价曹操是“治世之能臣,乱世之奸雄”。


其实这前半句非常适合刘表。


刘表有手段有谋略,他的能力足以平定混乱的荆州。


他的性格却让他在争天下时,总是棋差一着。


这对刘表本人或许是一种不幸,可对荆州百姓而言却是最大的幸运。


刘表在任期间,北方民众与名士贤人纷纷定居荆州。


让荆州成了一片百姓安乐,文教兴盛的乱世桃园。


《魏晋世语》曾记载了一件逸事。


在刘表死后80年的西晋年间,他的墓被盗墓贼所发掘。


然而他的遗体却宛若在世,而且“芳香数里”。


遗体80年不坏当然不合常理。


但这恰恰反应了百姓对这位老州牧的幻想与思念。


只有那些为民做实事的人,老百姓才会编出奇闻轶事来怀念他。


刘表在荆州算是尽心竭力,而他的对外政策也只有两个。


一,谁敢打荆州,就干谁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