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重生李承乾,开局谋反审问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七章继续和太宗上纲上线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太子殿下,当为诗中之圣!”


这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湖中,激起层层涟漪,在空气中回荡许久。


过了好大一会儿,才陆续有学子如梦初醒般,从震惊中回过神来。


身为文人,他们深知作诗的难处,尤其是要在短时间内,连续作出三首如此精妙绝伦的诗句,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。


但李承乾却轻而易举地做到了,而且还是一口气连创三首风格各异的诗篇,这让他们无不为之折服。


“诗圣!”众学子齐声高呼,声音响彻整个街道。


“我看不仅如此,太子殿下的诗中,不仅充满了诗意,更蕴含着一种意气风发、壮志凌云的豪情,又当为诗志。”


“诗中,既有‘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’的豪迈,又有‘待到秋来九月八,我花开后百花杀’的霸气,还有‘九天阊阖开宫殿,万国衣冠拜冕琉’的志气,当为诗志,为我唐人之志,当以万国来朝。”


骆宾王站在人群中央,高声喊着。


说罢,他对着李承乾深深地鞠了一躬,表示自己对他的敬重和佩服。


他自认为才高八斗,能够即兴赋诗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,但今天与李承乾相比,他才发现自己不过是沧海一粟。


“可恶!”


此种情况,让魏王李泰大发雷霆之怒,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,动用自己的力量,为李承乾搭台唱戏。


这一刻,李承乾的名声,将会达到顶峰,魏王意识到,他现在做了一件天大的蠢事。


风向变了!


房玄龄看着柳叶随风飘摇,拉下了车帘,就退了回去。


“诗圣!诗志!”


学子之中,都在高喊着,在文人圈中,李承乾彻底站住了脚跟,以后谁想运营舆论,怕是都要考虑一下了。


治世论名,平世唯武。


“诸位,本宫已然抒发己见,登高作赋,还望诸位也不要谦虚。”


李承乾笑了笑,很满意这次的集会。


“让开!”就在这时,数位禁卫闯进了人群,径直的朝李承乾而来。


“是宫中的太监。”李承乾并不惊讶,只是无奈的露出了苦笑。


“文敏!”李承乾招了招手。


“宫中有事,你帮我款待一众学长,不可怠慢。”


文人的嘴巴,用的好,你可以扬名天下,用不好,遗臭万年。


“那骆宾王有学识,打探好跟脚,看能不能引入崇文馆。”


这是四杰之一,治理天下可能能力不强,但是以诗记录天下,那无人出其右。


至于李承乾,那是剽窃,要让他真的创作,韵都压不对。


“太子殿下放心,我会处理好的。”高文敏点头,这是第一次表现的机会,他必须要做到十全十美。


“殿下,如今陛下要诏太子入宫,想必就是因为程世子和李世子之事,太子只需要否认,便不会有任何麻烦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