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重生李承乾,开局谋反审问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六章信手拈来 诗中之志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皇居帝里崤函谷,鹑野龙山侯甸服。


五纬连影集星躔,八水分流横地轴。”


……


李承乾也是大惊,这是炸出了大牛了,诵读到此处,李承乾已经猜到了这人是谁了,这位可是他听过最早的诗人了。


鹅!鹅!鹅!


就能勾起他的儿时回忆,这大牛不是别人,正是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。


……


“黄金销铄素丝变,一贵一贱交情见。


红颜宿昔白头新,脱粟布衣轻故人。”


不知过了多久,读诗声才消失。


从始至终,都无一人敢胆出声,都沉浸在了他的诗篇之中。


“兄台何以称呼?此诗名便是长安吗?”


旁边一手持笔墨的学子问道,他在撰写诗文。


“骆宾王,诗名便叫望帝都。”


长安既是帝都,较之长安二字更为浩瀚,一个望字,也是表达出来其的谦卑之意,也有想得到太子青睐之音。


骆宾王话毕,便向四周拜了拜,而后躬身退后一步。“拙作已成,良诗所望于群公。”


全场寂静,你一上来就开大,剩余的那些学子,哪怕是有点文墨,也都自愧形骸。


“骆兄绝句,我等不如也,太子殿下一诗动京都,想必也只有太子才能作出如此佳作了。”


一道声音响,将李承乾推到了最前面。


这一刻,所有学子的目光,都看向了李承乾,都眼带希冀之光,想再目睹一篇传世佳作的出现。


“可否请殿下作一诗词可否?”


声音不知道从哪里传来,但是立即就有无数的学子先后迎合着。


“请殿下赋诗一首。”


“李承乾,本王倒要看你如何的应对?”魏王看向李承乾,露出了满意的笑意。


“魏王殿下,这李承乾是作茧自缚。”房遗爱也点头应和着。


都想看到李承乾出丑,名声对于太子来说,太重要了,如果风评不好,会影响帝位的继承,而且学子是士级的代表,也是代表着民意。


……


“太子还没有来吗?”李世民等了很久,还是没有见到李承乾到太极宫来,越发的不满了。


加上张玄素和孔颖达三人的控告,李世民已经处于到了发怒的边缘。


“陛下,太子并不在东宫,而是到了玄德门,与学子们在研讨诗歌去了,奴婢已经派人去请了,先来汇报陛下一声。”


那老太监跪地,伏拜道。


“诗歌?太子?”李世民在张玄素几人的奏疏之中,只看到了不学无术的太子,这应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联系。


“陛下,如今传诵很热闹的那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句,就是太子殿下所作。”老太监说道。


“这是太子所作的?”李世民也泛起了一丝惊讶。


一边的武媚才人也念叨着,眼前一亮。


……


在无数的呼声之中,李承乾挺身走上前来几步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