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父汉武,子不类父?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章 唱双簧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寂静的夜里。


除了火把劈啪作响,便是张次公的跪地告饶。


中年人跨坐马上,没有应声。


静静地看了会儿,看的张次公自己住了嘴,汗如雨下,这才开口。


他的声音平稳,普通,与大多数人一样没有特色,但普通,不代表有人可以忽视他的话。


“我一早就看出你骄狂自大,念在你临战勇猛,以为做个武将也无妨。”


“可谁知,你胆大包天…”


中年人停顿片刻,似乎在无奈,在愠怒!


“我的外甥,你也敢动?”


跪地匍匐的张次公心底一颤,狡辩、开脱的话还在嘴边,便又听一句:


“若非兹事体大,我现在就斩了你!”


话音刚落。


漫山人发杀机,天地反覆!


……


这夜。


逃命的没逃出去,设伏的没伏击到人,都返回了长安。


逃命,自然说的是刘陵、张次公。


而设伏。


说的是大将军,卫青!


他曾对刘陵讲,让朝廷出动大军以及自己,刘陵还不配,难道……张次公就配了?


不,他更不配。


齐出北军精锐,防的是淮南国!


彻查谋反一案,廷尉只是表面,军队才是里子!


皇帝告诉太子时刻警惕,并非虚言,而是身体力行,刘彻始终都知道,什么才是权力的核心。


一如当年。


太皇太后刚逝去,皇帝便罢免了长乐卫尉,从此空置,以未央卫尉独揽卫尉大权,执掌南军!


大汉有两支中央常备军。


一为南军,戍卫宫廷。


一为北军,守卫京师。


南、北二军在刘彻登基后,多次进行扩编,人数、主将都有调整。


但万变不离其宗,越调整,皇帝对其的掌控便越深,而军队最大的改变,就是多了一位大将军。


节制诸将的大将军!


如今,卫青这位大将军率军回朝,第一件事……便是入宫请罪。


隔日。


朝会。


“臣识人不明,用人不当,请陛下责罚。”


“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,大将军已将岸头侯擒回,何罪之有?”


“谢陛下。”


似乎天大的事情,被皇帝与大将军三言两语,就轻飘飘给揭过去了。


可实际上,并非如此。


此刻,宣室殿内重臣云集,九卿在列,皇帝和小舅子的双簧还在唱着。


大将军又施一礼,再道:


“禀陛下,昨日岸头侯行刺太子,臣于长安城外将其捉拿,与其同行者,还有淮南王之女,刘陵!”


“哦?”


只见龙榻上的皇帝眉头微皱,“属实?”


“臣已将其交由廷尉府关押,而且两日前,廷尉张汤传信,淮南王举兵谋反,现已被镇压!”


嗡!


这次无需皇帝表演了。


大臣们也不再看戏,哗然之际,有性急者连忙问道:“举兵几万?牵连几何?”


问话者,是御史大夫李蔡。


卫青侧过身来,“王国卫队被张汤挟制,淮南王发宾客于宫室抵抗,兵败,已被幽禁。”


呼!


殿内众人闻言都松了口气。


大将军把此次谋反说的严重,可到头来,不就是胎死腹中嘛。


搞得一惊一乍的,还以为出了大乱子,没想到依旧是在唱戏。


李蔡没了紧张,退回原位。


他是个直性子的,配合陛下演戏向来不是他的专长,这种事,有其他人。


“咳,咳咳!”


年近八旬的丞相公孙弘缓缓睁开眼,咳嗽了两声,将殿内声音都压下去后,方才苍声道:


“淮南王谋反,其女却与行刺太子之人同行,此间恐有龌龊。”


“陛下,老臣以为当严查,朝廷不会冤枉忠臣良将,但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乱臣贼子。”


“勾结诸侯王谋逆者,皆当治罪!”


话到此处。


老态龙钟的丞相转过身来,望向众人,慢吞吞道:“诸位以为呢?”


……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