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父汉武,子不类父?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章 闻名不如见面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丞相都这么问了,官员们能说啥?


能反对?


只要有点智商,都知道要无条件支持!


在场之人,不是万石,就是两千、千石的大员,没谁是傻子。


且不论陛下这场双簧唱的如何,单讲事件本身——淮南王谋反。


涉及此类事,朝臣一般是不愿掺和的,诸侯事,说到底还是皇帝家务事。


除非头铁,否则别碰!


都不说远一点的晁错了,五年前,大力施行推恩令的主父偃,现在在哪?


坟头草都几丈高了!


前车之鉴,历历在目,现今朝堂上,除了张汤那个头铁的,无人愿意沾惹。


但凡涉及诸侯王,无论是封是赏、是贬是杀,一概不碰!


这。


便是当今朝堂的共识。


为何淮南王谋反遭了揭发,朝堂上却风平浪静?以上便是原因所在。


然而。


话说回来,此次谋逆,他不是一般,是‘二般’呀。


太子被刺那日,长安震动,尚冠前街死尸遍地,血腥味至今尚存!


诸侯王如此猖狂,百官再闭嘴不言,那陛下多半就要敬酒不吃给罚酒了……


现在。


大将军与陛下唱的双簧,就是敬酒,丞相已经带头喝了,又问:“你们喝不喝?”


喝!


百官喝的很果断!


“陛下,臣以为淮南王大逆不道,反心已久,朝中、地方不免有与其勾连者,当严查!”


“臣附议!”


“臣等,皆附议!”


如此,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清洗,便开始了。


从长安城发起,逐渐遍布天下,当廷尉张汤回京后,此次清洗到达了顶峰!


这位主抄了淮南王宫,手握无数密信、卷宗,基本上是一抓一个准。


而张汤,完全没有手软的意思。


凡是和淮南王有信件往来,乃至收受钱财的,无论是何身份,地方豪强,抓,朝中列候,也抓。


就算是皇帝近臣,照样抓!


一时间。


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。


就在这局势紧张时刻,廷尉府大牢,来了一位步态悠闲的人。


“殿下,这边走。”


太子驾临,张汤亲自引路。


监牢中幽暗闭塞,气味不是很好闻。


不知是惊讶于刘据的身份,还是迫于张汤的淫威,过道两旁的牢房中鸦雀无声。


并非没有犯人,廷尉府这几天哪都可能缺人,唯独大牢里不会。


简直人满为患!


刘据手按腰间剑,轻敲剑柄,朝左右看了看便收回视线,不再理会。


作为刺杀案的受害者,他对这些与淮南王勾搭的人,实难起什么好心思。


“嘎吱~”


穿过一道铁门,进到监牢深处。


此处光线更加昏暗,但场地却要比外面宽敞些,犯人待的都是单间。


刘据在这儿,也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。


“不知廷尉可否借一步?”


闻言。


那位身形瘦削、面庞冷硬,脸颊上两道深深法令纹的廷尉张汤,皱了皱眉。


本就不苟言笑,现在成不怒自威了。


“既如此,殿下请便吧。”他也没深究太子要干嘛,拱了拱手,径直离去。


贴身护卫的苏武也后退一步,紧贴墙角站立。


“铛!铛!”


刘据用剑柄敲了敲木栅栏,力度不大,可在这静谧的牢狱中,依旧清晰可闻。


“呵,太子来看我的笑话?”牢房内,闭眼假寐的陵翁主一如既往的口舌伶俐。


她衣冠齐整,面色红润,即使身陷囹圄,依旧保持着仪态端庄。


显然,廷尉府没有对其用刑。


而且还好生招待着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