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,从空印案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8章 世间犹有两全法!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声音响彻而出。


可但凡听到的,却全都一愣。


这么……简单!


但凡有脑子的,几乎下意识的都能回答出来。


这种问题,和“你今天吃饭了吗”有什么区别?


可很快。


有人反应过来,心神惊悚,暗道这位陛下真是“凶险至极”!


第一个问题出自谁之手。


苏贵渊若是回答:自己。


那也别第二个、第三个问题了,直接就是死!


毕竟,这奏疏上可是写了……是其子苏闲,那个六岁的孩子所写!


可苏贵渊若是如实回答说是儿子。


那就是第二个问题,这奏疏上的第一句话是什么。


在朝百官虽然都知道,那胆大的孩童之语,陛下也说了童言无忌。


但你苏贵渊若说知道。


而且从你的嘴里说出来。


那无论如何说,都是你“驱使”自己的儿子所写。


自己不敢写奏疏,让一個孩子来替你写?


先不说,之前说的童言无忌也没了“童言”。


光是欺君两个字,


就逃不了“死”字。


这前两个问题,看似极其简单,其实就是“陷阱”。


踩中陷阱第三个问题,也就不用回答了。


但若是前两个答对。


第三个才是重头戏。


如此想着,百官越发心颤这位陛下手段之阴狠。


但话说回来。


一个九品检校,根本不足以让圣上,对其用这种手段。


甚至如此看重,让他死里逃生,且专门带来这大殿前询问。


换言之。


那封奏疏的内容,就更让人好奇了!


……


而此刻。


苏贵渊听着问题。


在李协临死前的那些嘲讽,以及在刚才那“屠刀”之下……


他前半生建立起来的某些观念,正在逐渐崩塌。


以至于现在,他整个人都是迷茫的。


甚至为了驱散这股迷茫,他刚才甚至下意识的记着,从午门到这大殿之前,走过来需要的时间和脚步。


此刻。


他望着奉天殿内的满朝文武。


自己现在,连踏入进去的资格都没有。


本本分分的为官生涯,如今却陷入大案,差点害死自己,害了妻儿。


他的思绪很乱,从这里飘到那里,又从那里飘到这儿……


“苏贵渊!”


奉天大殿内,朱元璋坐在龙椅上,似乎是迟迟没有听到答案,他便再度吼了一声。


苏贵渊猛然惊醒。


看向前方,洪武皇帝坐在龙椅上,距离太远又在背光处,他甚至看不清面容。


但却下意识的想要抓住什么。


脑海里的思绪这才逐渐清晰。


因为那封“奏疏”的原因。


这就是儿子给自己一家争取的唯一机会!


他必须珍惜!


“回圣上,此奏疏,出自微臣之子之手。”


苏贵渊低着头。


当今圣上浑厚的声音,再度响起。


“微臣?空印一案,你身为检查账目的检校,却任由他们私填数目,拿着咱的俸禄,做着营私的勾当,难道不是罪臣?”


若是以往,被如此责问,以他的性格早就慌不择路,连忙跪下,想要从各种方面辩解。


但现在,或许是刚刚经历了那惊险一幕。


死里逃生之下,对于某些抗性,似乎也增加了。


他的声音不急不缓,却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态度。


“回禀陛下,吾等九品检校,并无直接和各地官员接触的资格,只有坐在屋檐之下,核查两方税目账册。”


“就算核查有误,按规应报予照磨所照磨,此层层上报,最终由上官决定。”


“五年检校,微臣从无营私,是以:微臣无罪!”


“哼!”朱元璋显然不想听这些。


只是眯着眼,最重要的是这奏疏!


“嘴倒挺硬,那便回答第二个问题。”


“这里面的第一句话,写的什么?”


苏贵渊道:“微臣不知!”


“不知?”朱元璋的声音明显有些疑惑。


“昨夜微臣写完奏疏,趁着字迹晾干之际,便出了书房。微臣自知身陷空印案,但有万一,妻儿恐难以承受,因此前去嘱托。”


“或许正是此时,吾儿前往书房,将其所写奏疏,调换位置。”


“之后便又将其拿出来交于微臣,微臣不疑有它,便直接拿给家门前的两位看守。”


“微臣从来都以为,那封奏疏是微臣所写,所以并没有二次打开查看,故吾儿所写之内容,微臣也并不知。”


这番对话,百官看在眼里。


却是赞在心里。


“答得好哇。”


就说这里面的反应,他万一有一次多想,说错一句话,便是死!


毕竟,不是谁都有胆子,在圣上的面前说“不知道”的。


当然。


还有一种可能,就是他说的都是实话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