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063章 车营之法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但是想想徐渭好像还真有狂的本钱,他辅佐胡宗宪抗倭,和俞大猷戚继光并肩作战过,他还曾经和好友唐顺之一起编纂过军事著作《武编》。


苏泽看着徐渭呕心沥血所写的万言书,心中有些感动。


他在烛光下仔细的读了起来,越读越是觉得徐渭果然是有大才的!


这份万言书从边军战略,到宣府大同地区山川地理,边防情况,都有详细的论述,徐渭甚至对草原上各部的情况都有所了解,还提出了对应的分化拉拢之策。


徐渭甚至连详细的战术都做了论述。


徐渭提出的战术名为车营。


当然,徐渭在万言书中也说了,这个车营并不是他首创,而是在抗倭战争中,从俞大猷的偏厢车战术中得到的灵感。


徐渭写道:


“仿俞大猷独轮偏厢车式,前设虎头牌,侧镶榆木板,内藏佛郎机铳眼。车辕刻阴阳榫卯,可速结方阵。”


他给车营安排了配置,“每车配眼快军士六人,携三眼铳二杆、神机箭匣五具、铁蒺藜囊三袋。”


阵法则是“遇骑则结龟甲阵,退兵则化长蛇势。”


而徐渭又提出守战四策,分别对应“平原野战、险隘设伏、垦殖屯边、冬扰春袭”,系统性的提出了具体的对敌方略。


甚至徐渭还对车营可能产生的问题做了预案,“须防将领贪功冒进,车阵未成而遭截杀;严查匠作偷工减料,榫卯不牢则全军危殆;慎择天时地利,雨雪泥泞则寸步难行。”


最后徐渭自信的写道:


“昔李牧守代郡,以车千乘破匈奴;岳武穆郾城大捷,麻扎刀克铁浮屠。今若得精车三万,辅以边墙烽燧,可复河套而制漠南。”


苏泽看完万言书,对着徐渭说道:


“先生大才!”


徐渭却有些黯然,他说道:


“东翁献上此策,必能得朝堂侧目,以东翁在陛下和诸位诸位阁老心中的分量,若是车营之法能成,能报我大明边疆数十年安宁,徐某也就此生无憾了!”


徐渭没有官员身份,没有上疏的资格,所以只能作为幕僚帮着苏泽起草奏疏。


苏泽看完了万言书,对着徐渭说道:


“青藤先生,苏某不愿意贪功,这份奏疏还是等你以后自己上吧。”


“?”


苏泽又说道:


“前些日子,我和国子监沈鲤沈司业说起过青藤先生的事情,正好国子监内有贡监生出缺,就给你补了监生资格。”


“以后青藤先生一边给我做幕,一边准备顺天府乡试吧。”


徐渭惊讶的看着苏泽说道:“老夫已经虚岁四十八,还要参加科举吗?”


苏泽说道:


“我在翰林院读到,嘉靖朝有一位进士王鸿渐,他在少年就中了河南乡试解元,到了四十九岁才登科进士。”


“青藤先生也不过四十八,为何不能再考?”


“若青藤先生有志于军务,中了进士后可以任官西北,也能造福一方,所以这封上疏应该由你自己上!”


徐渭眼眶湿润,对着苏泽一拜到底,长稽为礼。


-----------------


其实苏泽本来就不准备掺和这次北疆的事情,果不其然,八月二十二日,边关再次传来消息,原来这次兵围大同是个乌龙事件。


可朝廷争议的重点,却从如何防御京师,滑向了不可知的方向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