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九章 清理门户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亲军都尉府是在洪武二年,改原本的拱卫司设立的。


原本隶属于大都督府,后被朱元璋将其独立出来。


负责皇宫宿卫,以及皇帝出行的仪仗。


由前、后、左、右、中五军,外加仪銮司组成。


这里面的人,不仅仅人高马大,弓马娴熟,而且还需要对皇帝绝对忠心!


这也能理解。


宿卫皇城,又负责仪仗,不人高马大,弓马娴熟怎么能成?


至于对皇帝的忠心,那更是没说的。


可偏偏现在,就是朱元璋最为在意的忠心出了问题。


而且,出问题的还是曹秀这个亲军都尉府的右都尉,实权二把手!


他特别信任的人。


这让朱元璋心情又如何不复杂,不难受?


亲军都尉府里面的人员组成,大体上分为两类人。


一类是勋贵大臣,高级将领家的子侄。


这等身份的人,担任宿卫的传统,已经很久很久了,被证明了有诸多的好处。


包括并不限于,忠诚度相对较高,身体素质比较好,跟在皇帝身边,可以培养他们和皇帝之间的关系,给他们谋个出身,以及他们的父辈要是脑后长反骨,也可以顺理成章的成为人质……


另外一类,则是朱元璋打天下的过程里,死掉的将士留下的儿子,被朱元璋抚养。


而后收入亲军都尉府中。


这些人的忠诚是无用担忧的。


朱元璋吩咐之后,又命人取来香烛纸钱,火盆贡品等物。


就在这里武英殿里,亲自动手,搭建起了一个简易的灵堂。


他点燃香烛,摆上供品,对着自己亲手写的,汪干娘牌位,认真的拜了拜。


然后蹲在火盆前,烧起了纸钱。


脑海当中,浮现出了汪干娘的身影,以及汪干娘拿出粮食,帮助自己去皇觉寺的景象。


虽然没多长时间,皇觉寺也因为饥荒关了门,自己没在那里吃上几顿饭,就被迫再度流浪,当上了叫花子。


但总归是受过恩的。


“干娘,恁的恩情咱一直都记得,也一直都在还。


从咱有了点本事后,到现在,已经还了快二十年了。


这些年,咱是怎么对待他的,您若上天有灵,心里自也清楚。


这份恩情,咱想一直还下去,惠及干娘恁的子子孙孙。


可是,干娘,恁儿子忘了本啊!


他不想要这份恩典了。


升米恩,斗米仇啊……”


朱元璋沉默了一阵儿后,缓缓开口,低低的声音里,带着一些沙哑……


……


曹秀在王太监的引领之下,来到武英殿这里。


他的心情还是比较轻松的。


虽然陛下忽然传令让亲军都尉府人员全部集合,又专门点了自己,前来武英殿见他。


虽然昨天晚上,抄廖永忠府上时,他睁一只眼,闭一只眼,没有尽职尽责。


但他心里还是没有太多的担忧。


他也没有犯什么错,只是稍微的放了点水而已,做的还非常隐秘。


陛下肯定不知道。


就算是真的知道了,陛下也不会惩罚自己。


自己娘可是对朱元璋有大恩的!


朱元璋可不能恩将仇报!


也不敢恩将仇报!


这才是他最大的底气之所在!


刚到武英殿这里,看到里面冒出来的烟雾,又闻到熟悉的纸钱燃烧后撒发出来的味道,曹秀有些意外,不知道皇帝这是在做什么。


等到王公公进去通禀,朱元璋让他进去后,看到了武英殿内的布置,曹秀心中更为疑惑。


这里不是皇帝处理军政要务的事情吗?


好端端的,在这里摆什么灵堂?


不过,在看到了那临时制成的牌位上,写的都是什么后,他的疑惑消失了。


心里仅存的那点担忧,也彻底消散。


谁才有资格让皇帝,亲自在武英殿里摆灵堂进行祭奠?


只有自己娘!


刘英他爹刘大都比不上!


他先对着朱元璋行礼,朱元璋摆摆手,指了指剩下的纸钱,示意曹秀也烧点。


曹秀便跪在地上,对着牌位磕了三个响头。


拿起纸钱放入到火盆之中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