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51章:鹏城大学金主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怎么样?没哄你吧,好讲话的很!这不就成了?深大考古专业的祝老师,欢迎你加入深大!”


时间是两个小时后。


考生魏子俊自然已经是通过考试离开了学校。


魏海佑的办公室里,校长正和深大即将出现的考古专业老师祝沙海讲话。


“我知道你现在有好多问题想问。不过先别问,以后你就知道了。”


不等祝沙海开口,魏海佑是马上继续开口:


“沙海,你现在级别还是助理研究员。这样吧,教授是正高级,我也没办法一下子把你升起来。你先过来,我争取在今年内让你评上副教授。”


“至于待遇,因为你这个专业的特殊性。学校会直接给你教授待遇,同时每月再让你额外领三百块钱的补贴。”


校长这些话,让满腹吐槽的祝沙海一下无处可吐。


祝沙海在社会科学院那边。级别是助理研究员,属于是中级职称。


他的月薪是二百八十块。现在听到校长这么讲,忍不住开口,“校长,我们深大教授待遇和京城差不多吧?”


“相差仿佛。教授的标准月薪我们深大是480,燕大我知道,是530。首都嘛,条件还是要比我们好一点的。”


480元月薪,比自己原来的两百八多了两百块。


还有,如果自己刚才没听错。刚才校长可是讲了,除了月薪外每月还有三百块钱的额外补贴。


那就是480,再加上这300的话。


岂不是一下子快八百。一个月有780块钱的月薪?!


京城除了带团队科研的教授外,哪个学校的普通教授都没这种级别的收入吧?


祝沙海心跳有点加速。毕竟没人会嫌钱多。


“除了薪资补贴,由于你们专业的特殊性。学校研究过后,决定给你们专业调拨一辆轿车,由你们专业专门使用。每个月学校会给你们报销三百块钱的油费,多出来的油钱就要你们自己出了。”


魏海佑看祝沙海一副高兴的样子,微笑者又补充了一句,“这么说吧,沙海。你在京城一个月三百块都没有,每天还要苦兮兮踩自行车去上班。”


“现在过来我这边。每个月就能拿780,还有有空调的小轿车可以开。油都可以给你报销。”


“我真没哄你吧!要不是你哥和我关系好,你想来都来不了哩。”


祝沙海和魏海佑在京城出自同一个大院。不过魏海佑年龄比祝沙海大多了。


魏海佑和祝沙海的哥哥是自小一起长大的发小。


看着眼神心动又复杂的祝沙海,魏海佑起来走到门边把门关了。


锁好,还顺势把窗户的窗帘都给拉上,这才又回到祝沙海面前,“小海啊。官面的话已经跟你讲完。现在跟你讲点自己人的话。”


“其实你可能也看出来了。深大专门搞这个专业,就是为了那个土老板。”


“你可能会嘀咕,觉得我们是在瞎搞。担心会出事,担心以后会被连累。”


“我跟你讲几句心里话。”


看着祝沙海嘴唇动了动,想开口,魏海佑阻止,“你先别说,先听我说。”


“你也知道。现在搞科研,搞学术,那都是烧钱。现在研究生越来越不好骗,没项目敢当你老乌龟的。”


“可是想搞项目,没钱怎么行?”


这话不假,祝沙海连连点头。


就说他原先的单位,社会科学院的汉唐研究所好了。


自祝沙海进来工作到现在快七年,就只来了他这么一个新人。


为啥?单位穷,没钱呗!待遇低薪酬少,发工资的钱都没多少。


哪有钱搞考古学术研究。


只能在已有的故纸堆里找找。


每个月上报点成果,免得被国家取消单位就行。


这还是他们这种社会科学,其实已经算不那么烧钱了。


正经的理科科研,研究起来那是真烧钱。


比如搞化学的,一个月的化学材料就要花多少钱去买啊!


“现在难得有个身家亿万,还愿意听我们忽悠,还肯给钱我们搞产研结合的土老板。”


“你说,就我们深大这情况。我们能不捧着他吗?”


“你知道他两个多月,给我们投了多少钱?已经快两千万了!三十几个项目都是他在投钱,在烧啊。我们学校现在总共也就四十个项目不到,可以说99%的学术都是他在支持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