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金家族,从西域开始崛起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五章 乌兹钢,娶媳妇儿?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骑兵刀是最适合骑兵的近战兵器之一,杀伤力领先这个时代的刀剑一大截。


李骁将骑兵刀制作出来,一旦在未来战场上发挥作用,必然会被其他人和势力模仿。


毕竟这时代可没有专利,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骑兵刀的刀形。


李骁难道就不担心,敌人会以此来对付他?


以彼之道,还施彼身?


当然不会!


李骁怎么会留下这种隐患?他根本不怕别人炼制骑兵刀!


因为骑兵刀与其他战刀的结构稍有不同,刀身更窄更薄。


且在与对敌人对砍的时候,骑兵刀的受力点与其他刀刃不一样,骑兵刀受到的压力会更大。


如果用普通钢铁炼制骑兵刀的话,炼出来的只会是一把废刀,用不了几次就会折断。


骑兵刀的真正秘密不在乎刀的本身,而在于所使用的材料。


是一种特殊的钢铁!


“锻造这把骑兵刀的材料,是乌兹钢吧?”老爷子看见李骁,淡定且肯定的语气说道:


只要是打铁的老师傅,就没有不知道乌兹钢的。


这东西在很早之前就有了,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,一方面是为了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,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获得西域精金,也就是乌兹钢。


乌兹钢是天竺南部,一个不起眼的小部落炼制出来的,是世间最坚固的钢铁之一。


它还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叫做大马士革钢!


天竺人将乌兹钢卖到了大马士革,被当地的工匠铸造出来的刀,就叫做大马士革刀!


随着延续百年的十字军东征,大马士革刀的名气也随之响彻世界。


但只有极少数的乌兹钢会被卖到外界。


所以大马士革刀的数量并不多,而在西域和中原,用乌兹钢锻造的刀剑就更加稀有了。


珍贵程度几乎堪比天外陨铁打造出来的兵刃,是真正的神兵利器。


老爷子也是因为早年跟随父亲,在王廷为菊尔汗锻造过一柄乌兹钢刀,才将李骁给出的铁块认了出来。


李骁当即夸赞道:“爷爷你不愧是咱们北疆最好的铁匠大师,竟然一眼就能乌兹钢来。”


“厉害,厉害~”


看着李骁竖起大拇指耍贫的样子,老爷子轻哼一声,丝毫不吃这套。


淡定的声音说道:“乌兹钢的硬度是普通钢铁的好几倍,为了锻造这把骑兵刀,我可没少费工夫。”


老爷子背着双手,平静的在前面走着。


但是心里并不如表面上那么淡定。


因为让老爷子百思不得其解的是,如此珍贵的乌兹钢竟然是自己的孙子炼制出来的。


大约十天前,李骁从河里弄来了一堆赤铁矿石,跑到后院开炉生火,带着两个弟弟,准备将这堆赤铁矿石给炼化了。


老爷子知道后也没有在意,更没有阻止,只当这三个小子是在瞎胡闹,发泄体内无处安放的精力。


但是让老爷子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李骁竟然真的将纯铁给提炼了出来。


而且经过老爷子锻打之后发现,这竟然还不是一般的纯铁。


是传说中的乌兹钢!


钢铁中的极品!


当时老爷子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。


要知道因为乌兹钢的稀有,导致它在北疆完全就是有价无市,极为罕见。


每一块乌兹钢锭出现之后,都立马被王廷的权贵们高价买走了,锻造成传给后代的神兵利器。


老爷子怎么也想不明白,如此珍稀的乌兹钢怎么就被自己的孙子炼制出来了?


而且这还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炼制的,绝对不可能是买的,李家也买不起乌兹钢。


“这乌兹钢的确是不好锻造,辛苦爷爷你了。”李骁感激的说道。


“辛苦倒是谈不上,只是没想到你竟然找到了锻造乌兹钢的方法。”老爷子说道。


炼制出乌兹钢的兵器,这可是每一个铁匠的梦想。


如果说谁能研发出乌兹钢的炼制方法,那么他在打铁行业里,地位绝对能堪比欧冶子祖师爷。


可是这个让无数中原铁匠们追寻了无数年的目标,竟然被自己刚刚十五岁的大孙子给完成了。


老爷子的心中也是万分的激动,只不过为了维持住平日里的沉稳人设,强忍着不露出任何表情而已。


“我也是从小看爷爷你炼铁的次数多了,很是辛苦和麻烦的样子。”


“前几天无意间想到,能否用坩锅烧制铁水的方式炼铁。”


“抱着试试的心态,没想到真的成了。”李骁也是适时的露出惊喜而意外的表情。


但实际上,李骁上一世在边疆戍边的时候,总是喜欢看一些书籍,其中就包括很多杂书。


武侠小说、地理杂志、历史记载,而且还有很多黑科技大全。


这些东西都被李骁记在脑子里,或许因为穿越的缘故,记忆还越发的深刻。


乌兹钢的制作方法便是李骁从一本书上看到的。


其中最重要的,也是最神秘的一个步骤便是,用粘土和石墨烧制的坩锅作为炼铁的容器。


再加入焦炭、部分植物的叶子后,将坩锅密封加热到一千两百度,一天之后开始冷却,保持八百度左右的温度,继续用铁屑置换掉铁水中的碳元素。


步骤很简单,但是对细节的要求很高,一旦哪个要求达不到,整锅钢铁就要作废了。


李骁带着两个弟弟,实验了很多次才终于将这块乌兹钢炼制成功。


其硬度和韧性虽然比不上工业化时代的钢铁,但却远比如今的钢铁强的多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