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义非唐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7章 终成一将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张淮深脸上挂着笑意,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。


“待你伤愈,你便是甘州十三团的校尉了。”


“这……谢将军提拔!”


刘继隆脸上闪过片刻的错愕,随后便对张淮深改了称呼,同时感激起来。


“你倒是转变的灵活。”


张淮深轻笑,随后才道:“与你先登还活着的那几人,也会暂时委任一段时间的官职。”


“不过要是他们无能,那也只能逐级向下,将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了。”


他说这话的同时,目光也在打量刘继隆的表情。


对此,刘继隆没有露出什么不满的表情,只是颔首道:“若是无能,反倒是害了与他们作战的弟兄。”


“你能这么想就好。”张淮深满意点头,随后看向门口。


呼吸间,两名兵卒便抬着一个箱子走了进来,将箱子放在了屋内角落。


“这是你们先登的封赏,分到你这伙手中,尚有六百多贯。”


“这钱怎么分,看你们自己了。”


三千贯赏钱,经过旅、队瓜分后,留到刘继隆手中的只有六百多贯。


对此,刘继隆也没有不满,只是询问道:“那十二团的弟兄郑处……”


“他的已经给他了,这里是你这伙的赏钱,另外阵没的将士,刺史也让后方各城抚恤钱米了,你不用担心。”


张淮深解释着,同时起身道:“我倒是有些事情想要问问你,不过你现在这模样,即便问了也没用,暂且休息着吧。”


说话间,他走到了门口,回头看了一眼刘继隆:“等你伤愈,我再与你好好说道说道。”


话音落下,他便朝外走去。


不过在走出门口的时候,他却停下了脚步,转头看向刘继隆。


“历来先登者十不存一,死伤兄弟是难免的。”


“你初领兵卒,能留下四个弟兄已经做得很好了。”


他安抚着刘继隆,说着说着,脸上也露出追忆。


“我初次率兵上阵时,也折了许多弟兄,现在虽说当了校尉,可最初那几人的面孔却依旧在心底记着,难以忘怀。”


“只是世道艰难,你我之辈没有太多悼念过去的时间,早些平定这乱世,比独自悼念过去更重要。”


张淮深说完这话,便转身走出了门口。


望着那空荡荡的门,刘继隆沉默片刻,心里也不知道作何滋味。


人非草木,孰能无情。


便是相处几日的猫猫狗狗去世都会难受,更何况这群与自己同吃同住,一起操练的弟兄呢。


刘继隆躺了下来,尽力不再去想战场上的事情。


说实话,他没想到张议潮叔侄二人真能兑现了诺言。


哪怕他知道历史上这对叔侄是个什么样子,可历史上关于他们的描写太少,对于归义军的内容更是少之又少。


他本以为自己能擢升个队正、旅帅便到了头,却不想自己竟真成了一团之首的校尉。


“呵呵……”


刘继隆脸上露出难以描述的苦涩,他不知道自己能否带好一个团,而张淮深所说的事后详谈,也让他心里充满了不安。


驱散这些烦恼,刘继隆将目光投向了角落的木箱子。


六百贯钱,若是用来买米,在这米价不便宜的河西之地,仅能买米二三百石。


这点米若是用来养兵,也不过仅仅能供应二百兵卒不到两个月的吃食罢了。


说实在的,刘继隆伤愈之后肯定会缺钱,因为军里发的物资根本不够训练他想要的军队。


他没有来钱的路子,这六百多贯是他为数不多的钱财。


他大可以把钱留下,留到他伤愈后练兵所用,但刘继隆知道一件事。


那就是比起他们这群活着的人,阵亡的赵迁他们及他们的家人,或许更需要这笔钱。


哪怕张淮深已经保证了阵亡将士的抚恤,但那是军中给的,而非自己给的。


自己将他们从酒泉带出来,结果未能保全他们性命。


自己要是什么都不做,日后怎么有脸见他们的家人呢……


深吸一口气,刘继隆抬头对门外那照顾自己的少年人招呼起来。


“曹茂,帮我叫马成过来!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