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30章 这里都是忠臣,哪有奸臣?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……


待回到营中之时,急召麾下文武共来议事。“天子欲幸驾陈地,不愿与操同回颍川。”


“如之奈何?”


曹操眉宇间一川不平,脸色十分的难看。


他平定兖州内乱后,又是打陈国,又是打颍川。


马不停蹄,一刻未歇。


然后又急行军赶来河南尹保驾勤王,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。


若是被一个小小的刘宠,就这么给摘了桃子。


这是曹操万万不能接受的。


曹仁气得嘴都歪了,恶狠狠道:


“这小皇帝忒也没有良心,若非我等奋力厮杀,从西凉逆贼手中将之救了出来。”


“彼此刻早已被掳回长安,哪里会有今日?”


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!


“今不过仗着刘宠等人的声势,竟敢如此藐视我等。”


“属实是可恶可恨!”


曹操眯着眼睛,表情凝重,沉声道:


“刘宠虽然勇烈,但陈国到底国小民弱。”


“其必无胆识与我争夺天子,此必是刘备授意。”


“他怕天子落入我手,之后假天子诏,制其徐州。”


“故而拉上郭贡、刘宠一同来向我施压。”


“若不然今日三人断不会似商量好一般,都请奏天子幸驾陈地。”


谋士程昱也在其列,闻言,当即建议道:


“明公兴义兵以除暴乱,入朝辅佐天子,此王霸之功也。”


“今威名日盛,又带有重兵在此。”


“何不乘此时行王霸之事?”


曹操握手成拳,沉吟半晌,还是摇了摇头。


“今日入朝看来,朝廷股肱之臣尚多,未可轻动。”


“待明日我点齐兵将,再与天子议迁都一事。”


既然刘大耳你不仁,那也休怪曹某人不义了。


现在虽然是徐强兖弱。


但毕竟刘备远在徐州,往河南尹派不出多少人马来。


只有赵云带了一千骑兵过来,助助声势。


真正的大头,还是刘宠、郭贡这边。


这两人手下败将耳,何足惧哉?


次日,清晨。


曹操命典韦带三百虎卫随自己同去入朝觐见天子。


又命曹洪、夏侯惇各引兵一千,截住东面去路,不得放行。


此时,刘宠、赵云、郭贡等人皆已经入朝。


与天子正准备商议幸驾陈国一事。


忽闻脚步声窜动,一众披甲武士,自残垣下,闯入进来。


众百官皆战栗不能言。


刘协与伏后亦皆骇然失色。


刘协以袖掩面,惊问道:


“曹卿何为?”


曹操一手叉腰,一手按住剑鞘,正色道:


“请陛下勿忧,臣入雒阳进贡,是为公卿分发粮食来的。”


话落,众武士进献粮米给百官公卿。


众官不敢不受,颤栗接过。


刘协见状,只得道:


“曹卿忠心可嘉,只是朕不惯在朝中见刀兵。”


“若贡献完毕,可令武士退下。”


曹操不紧不慢,一扬眉,正色说道:


“臣闻陛下身边有奸臣小人作祟。”


“故顾不得君臣之仪,冒然进兵,只为陛下扫除奸佞。”


话落,目光逡巡一圈,扫过众人。


众百官皆面色发白,以袖掩面,不敢与曹操对视。


他们之中,确实有不少贪赃枉法,藐视天子的人。


尤其少数握有兵权的将领,就曾多此上表拜各营中民为部曲,索求馈赠。


还有人想向天子进献酒食的,也被人从中作梗拦住。


管理失控,上下混乱,多有官员不能尽其职之故。


“曹卿想要弹劾谁?”刘协出声问。


曹操大声回道:


“至雒阳后,白波帅韩暹、杨奉擅自专权。”


“一个封大将军,一个封车骑将军,此举有违圣上明听。”


“恳请陛下治此二人之罪!”


此时白波帅韩暹就在朝中,杨奉领兵屯于梁县,并不在此地。


当听到曹操的点名之后,韩暹脸顿时红了,忙辩解道:


“曹阿瞒,你休得血口喷人!”


“吾有护驾之功,如何坐不得大将军?”


“汝乃一阉宦之后,怎敢在此耀武扬威?”


话音方落,


典韦瞋目而视,杀气凛凛。


韩暹吓得肝胆俱裂,连退数步。


“……好、好、好,飞鸟尽良弓藏,狡兔死走狗烹。”


“既然曹阿瞒你要专权独断,那便由得你来。”


话落,转身面向天子,语快如飞:


“请陛下珍重,善保龙体。”


“臣不能在陛下身边侍奉左右了!”


一言蔽,也不等刘协回复,韩暹快步走出人群。


骑上马便直奔梁县,找杨奉去了。


众武士也不拦他,都在等曹操的命令。


曹操仍然坚持己见,恳请天子治韩暹、杨奉的罪。


刘协权衡利弊之后,拒绝了曹操的请求。


“杨奉、韩暹有护驾之功,朕不宜治其二人之罪。”


曹操颔首,反倒笑了。


“既如此,臣恳请陛下,另思移驾陈国一事。”


“京都乃天下之中,不可不慎。”


“惟愿陛下以社稷为重,谨慎决断。”


刘宠暗思曹操果然还是冲自己来的。


方才弹劾韩暹、杨奉不过是想立威。


适才刘协强行将曹操的奏请给压了下去,现在不好再压一次。


曹操外号真不愧是阿瞒,果然奸诈。


刘宠知刘协不好再否决曹操,只能自己亲自出面。


当下厉声怒叱道:


“曹操!昨日天子已经下诏幸驾陈地,岂不知君无戏言?”


“汝今日带兵入朝,是想要造反吗!”


曹操正眼不看刘宠,只以目斜睨他:


“非常之时,行非常之事。”


“今陛下左右奸臣环伺,操祖上世食汉禄,若不思报国,与禽兽何异?”


“遂今日冒死直谏,恳请陛下收回成命。”


“断不能为奸臣所误,坏了国家大事!”


一旁的郭贡忍无可忍,难得的硬气一回,厉声斥责曹操无礼:


“曹阿瞒你带兵入朝,全无君臣礼法。”


“若说要为陛下除去奸臣,汝可拔剑自戕!”


曹操闻言大怒,睨着郭贡,冷声道:


“郭豫州!汝前日趁我征伐徐州之际,偷我鄄城。”


“这笔账曹某还没来得及找你算,汝怎敢在我面前诳言?”


郭贡面色一惭,悻悻而退。


刘宠依旧态度强硬,不肯服软。


“孤为汉室抛头颅,洒热血,何惧一死?”


“曹阿瞒你今日若是执意要肆意妄为,那么孤情愿流血五步,血溅三尺!”


曹操一咬牙,暗思今日竟然闹成这个局面。


似乎也由不得他在退缩了。


索性一不做二不休,拔剑喝斥道:


“汝为汉室尽忠,曹某亦何曾有负汉室?”


“昔日乃是我曹操首倡义兵,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贼。”


“关东联军惧怕凉州军锐,逡巡不前,亦是曹某独自领兵追击。”


“死伤甚多,操也险些死在荥阳。”


“天下忠臣,岂独你一家?”


见曹操拔剑,众武士纷纷拔出兵刃,摩拳擦掌,准备厮杀。


刘宠亦拔剑,怒叱道:


“汝咆哮朝廷,带兵上殿,却自言忠臣。”


“是欺我也!”


典韦目眦欲裂,怒目而视。


赵云护在刘宠身前,公然不惧,亦嗔目而视。


眼见两边剑拔弩张,马上就要厮杀。


众官唯恐伤到自己,忙上前解和。


“陈王息怒,曹将军息怒!”


“这里都是忠臣,哪有奸臣?”


“有话好好说,莫有动刀动枪。”


“万一伤着了陛下,则罪过大也。”


众官一阵劝勉,曹操这才命人收起兵刃。


刘宠、赵云等人亦收剑入鞘。


……


(本章完)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