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22章 六马十二兵,高顺陷阵营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却说陈宫回到屋里,面见来客。


“足下是……?”


望着来人背影,陈宫眯起眼睛,暗思自己似乎并不认得此人。


那人转过头来,是一个比陈宫稍长的中年人,转身笑着对陈宫拱手一揖:


“淮南杨弘,滥充长史,见过公台先生。”


杨弘开门见山,直接道明自己的身份。


“哦?”


陈宫一凛,万没想到袁术的人会来找自己。


“原来是杨长史,快请入座。”


陈宫殷勤相待,请杨弘落座。


双方叙礼毕,陈宫亲自为杨弘斟了一杯茶:


“杨长史怎会来徐州?”


杨弘闻言,挥了挥手,无奈道:


“害,我本奉我主之命,打算去往兖州寻公台。”


“不想等到兖州时,却闻说吕将军已为曹操所败,逃往了徐州。”


“遂星夜兼程,快马加鞭赶来徐州见公台先生。”


杨弘微微一顿,又叹了一口气,“在下对张陈留的死,深表惋惜。”


提及张邈的死,陈宫亦不觉黯然神伤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吕布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陈宫的主公。


陈宫的主公一开始是曹操,后来陈宫煽动张邈叛乱,主公便成了张邈。


即便后来迎吕布入兖,双方也仅仅只是合伙人关系。


像张辽虽然也有自己的部曲,但基本上是完全听命于吕布的,吕布让打哪就打哪。


而陈宫则是一直都把吕布当成是一个善战的工具人。


后来张邈被杀,吕布战败逃走。


没了君主,兖州老家也回不去了,如同丧家之犬,陈宫无奈只好跟随了吕布。


虽然名义上吕布是陈宫的主公,但陈宫却拥有很大的自主权。


因为吕布集团里有不少兖州士人,基本都是陈宫、张邈带起来的。


加上又是吕布的心腹智囊,杨弘知道,只要说动陈宫,便等于说动吕布。


遂开口道:


“今我主闻说吕将军不敌曹兖州,正是居无定所之际。”


“遂欲表奏吕将军为汝南太守,在汝南权歇人马。”


“故遣我来与公台先生商议此事,若是先生没有意见,便同去说吕将军,先生看是如何?”


陈宫一凛,万没想到袁术会在这时候抛来橄榄枝。


这着实令他感到有些意外。


但陈宫也是个聪明人,知道天下没有白来的午餐。


汝南袁氏,四世三公。


袁术虽没有直接管控汝南,却对这里的影响力极强,当地有很多人在拥护他。


汝南郡的人口更是高达两百万,经济规模天下第二。


最重要的是,除了汝南本地拥护袁氏之外。


袁术的九江是紧挨着汝南的,真要发生叛乱,只需派出一支兵马过去,弹指可灭。


可以说,去了汝南,就等于是完全置于袁术的掌控之下。


“不知袁将军想要什么呢?”


陈宫眼眸凝起,沉声问道。


哈哈哈……


杨弘听闻此话,却是一笑:


“公台先生何必对我主这般防备?”


“吕将军诛杀国贼,不仅于汉室有功,更是于袁氏有功。”


“我主对此一直念着呢,何时忘却过?”


“何况公台先生乃天下智士,我主亦对你仰慕已久。”


“遂想请先生到汝南去,与我主共商大事。”


哦?


听闻袁术仰慕自己,陈宫心念不由一动。


一个冷知识,陈宫其实除了有曹操、张邈、吕布三任主公外,其实还有第四任主公。


那便是袁术。


在建安元年的时候,陈宫便主动联系上了袁术,以及吕布的部将郝萌。


由郝萌发动叛乱,攻打下邳的厅事阁。


当时吕布全身赤裸,拉着某位神秘女子,从厕所翻墙逃跑,来到了高顺的大营里。


高顺临危不乱,从容指挥,斩杀郝萌,平定了此次叛乱。


吕布询问郝萌部下曹性事情的原委。


曹性说郝萌是受袁术的指使。


吕布又问有没有同谋。


曹性便把陈宫给供了出来。


当时陈宫就坐在吕布的旁边,尴尬极了。


脸是红红的,心是冰冰的。


而没想到吕布这次竟超常发挥,散发了自己这辈子难得的人格魅力。


他长叹一声,陈宫是我的大将啊。


于是就原谅了陈宫,对此事并不追究。


站在吕布的视角,


可能在他看来,在我吕布这叛变不是什么大错。


你看我呢就经常叛变。


我跟过丁原、董卓、袁绍、袁术、刘备。


你呢是跟过曹操、张邈、我,还有袁术。


哎,你看你再叛回来,咱俩不都一样了吗?


所以啊,咱俩都不是啥好玩意儿,谁也别瞧不起谁。


你呢就搁我这儿安心待着吧,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呐。


不管吕布是怎么想的,反正站在陈宫视角,他在这件事上确实是被吕布的魅力给折服了。


从此之后,便死心塌地跟随吕布,当他的大将和谋士。


不过也没当两年,两人就双双殒命于白门楼了。


历史上的陈宫和演义里的陈宫形象差距确实是挺大的。


真实的陈宫肯定没有演义里那么清白正直。


他跟孔融、刘繇这类人一样,是一个标准的汉末士人。


就是只在他们士人圈子里玩儿,其他人全都看不上。


包括陈宫来徐州时,见到刘备,也瞧不上他。


在陈宫眼里,刘备只是一个边地剑客,织席贩履之徒怎么能当他的主公呢?


所以他宁愿跟随袁术这种名门大佬,也不愿跟随宽厚待人、礼贤下士的刘备。


但陈宫他太追求完美了,世上哪有那么多完美的君主。


曹操有雄才,但是残暴,陈宫要换人。


张邈善良,但是能力平庸,陈宫要换人。


吕布是有能耐,但是出身不高,水平有限,陈宫还是要换人。


袁术出身高,但是狂妄自大,陈宫还是觉得不行。


选错了一个人,就总想着重开一局。


但陈宫识人的眼光又不行,遇上好的不把握机会,遇上差的选错了又后悔。


君主越换越差,最终坑害的是自己。


“我闻公台先生智计有余,见识广博。”


“不知如何看待汝南?”


杨弘开口问。


陈宫略加沉吟,答:


“汝南人杰地灵,物产丰饶,人口众多,又是袁将军的家乡。”


“自然是天赐之所。”


不错!


杨弘心思电转,继续劝说道:


“汝南郡地处中原腹地,南连淮泗,北接洛京,东连彭、沛、西交南阳。”


“我主爱慕吕将军之才,打算让吕将军在汝南息养人马。”


“待来日吕将军实力恢复后,再还取兖州,岂非为一件好事耶?”


微微一顿,又补充道,“公台先生大可放心,等到了汝南,一应杂事,俱付先生管理。”


“至于军机大务,亦有吕将军自家参酌。”


“我主只是希望吕将军能够屯兵在此,为九江屏翼,别无心思。”


一言蔽,


杨弘却在暗想,等把吕布人马诱至汝南之后。


一应军机大务决断,可由不得你们了。


而陈宫也看出了这一点。


但此时的他还没有完全忠于吕布,与他共事乃无奈之举。


相反,袁术主动抛来橄榄枝,又是豪门大佬。


这令陈宫很是心动。


即便知道去了汝南对吕布来说非是好去处,但对袁术来说,却可多一羽翼。


“也好,待明日我与温侯商议,便辞了玄德公。”


“与杨长史同赴汝南,如何?”


杨弘闻言大喜,执起陈宫的手说道:


“如此甚好,弘方能回淮南复命。”


“不过公台须快些,莫让袁公等急了。”


次日,清晨。


一大早,陈宫便早早起来,找到吕布。


向他言说了袁术打算请他们到汝南去屯兵休养人马一事。


吕布诧怪道:


“我出逃长安时,奔南阳投靠袁术,彼时其不能容我,反欲出兵杀我而后快。”


“今时恰如彼时,袁术何以前后相背耶?”


陈宫暗思,你此前在袁术那里纵兵抄掠乡里,他想宰了你很正常。


现在人家在淮南做大,想让你给他当打手。


陈宫并未觉得袁术的这个想法有什么不妥,因为目前陈宫也是把吕布当成打手工具人。


“此前袁将军在南阳时,与曹贼相争兖州,后来兵败转投淮南。”


“今袁将军与温侯有着共同的死敌,完全可以摒弃前嫌,共御曹贼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