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19章 利用好手牌,专克曹贼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却说吕布正要拉刘备入营中一叙。


却被一人出声阻断道:


“温侯远道而来,大是辛苦,还是到城中一叙吧。”


众人视之,正是军师李翊。


吕布见此人年少,却能随刘备左右,身旁之人皆敬他。


遂不敢冒失顶撞,一拱手,望向那对净而无尘的眼睛,问:


“足下是何人?”


李翊扬起凤目,朗声答:


“不才李子玉,滥充徐州军师。”


李子玉?


吕布俊容一沉,凝起眸子回想。


这名字大是耳熟。


陈宫在一旁小声提醒道:


“正是此人施计,在彭城大破曹操之兵。”


“此前在兖州时,多有徐州商贾往来,言谈之中恐亦此人授意。”


“这小郎年纪轻轻,便能坐到徐州军师之位,不可小视。”


哦?


吕布原本欺李翊年少,未将他放在眼里。


可听到陈宫这般说之后,方才仔细端详他。


只见他挺立于万丈夕光之中,眉若悬月,目若朗星。


丰神飘洒,器宇轩昂。


端的是一派贵介公子,俊迈风流。


吕布当即拱手,正色说道:


“原来足下便是功名赫赫的李子玉,久仰先生大名,如雷贯耳。”


“……不敢当,将军远道来大是辛苦,我主已在城中备下了酒宴。”


“若将军不嫌浅狭,就请将军于城中一叙,权且歇马,如何?”


李翊想直接邀请吕布入城相叙。


省去了他邀刘备进他营帐的步骤,算是帮刘备化解了尴尬。


因为吕布这小子知道刘备是游侠出身,想要投其所好,让自己的妻子出来接见他。


按照士人的规矩,这样不合乎礼法。


但对游侠来说,却是拉近关系的一种方式。


刘备现在已是一州方伯,断不能乱了礼法,让吕布胡来。


所以李翊帮刘备挡去了这一邀请。


路上,李翊问刘备道:


“主公适才感觉如何?”


刘备眉头皱起,无奈地摇了摇头。


“果如先生所言,吕布言语无常,不知礼数。”


“此人若常留于身边,只恐惹出祸事来。”


他与吕布算不上熟,适才不过与他客套几句,吕布便直接一口一个贤弟的叫上了。


刘备也不知道他怎么就突然多出来一个哥哥,他也没点头同意啊。


我堂堂徐州牧,是来收留你吕布的。


您觉得这样叫合适吗?


刘备对吕布这样“高情商”的行为表示无语。


看来待会儿就得和军师定下,要把吕布调到哪里去的问题了。


让他去哪都行,反正别在自己眼前晃着碍眼就行。


另一边,吕布骑在马上,沿途经过下邳。


眼前是市井闾阎不断,耳边是鸡鸣犬吠相闻。


田肥地茂,并无水旱之忧。


不由地发出一声慨叹:


“中原战事连连,怎下邳独肥?”


吕布感到不解,他过去一年都待在兖州。


那里屋舍残破,民生凋敝。


十里见不着人烟,百里闻不得鸡鸣狗吠。


这来下邳,两相一对比,大觉惊奇。


身旁并马而行的张辽亦忍不住发出一声慨叹:


“之前路过彭城之时,尚不觉徐州有多繁荣昌盛。”


“今至下邳,方知刘玄德有治民手段,能够藏富于民。”


下邳的富庶程度,远超徐州其他郡县。


这令吕布之众无不震惊,皆感叹刘备有能人有手段。


能把被曹操肆掠过的徐州,打造成如今这般模样。


着实了得。


侯成忽的催马过来,煞有介事地向吕布谏言道:


“温侯,这刘玄德富有徐州,兵精粮足,今若能从他这里借到兵马。”


“我等岂非能够打回兖州去,找曹贼复仇?”


吕布闻言一怔,对呀,他怎么没想到找刘备借兵借粮呢?


既然之前刘备肯暗中资他以粮秣,想来不会介意再借自己一点兵马。


让自己东山再起。


“公台,你以为如何?”


吕布征询智者的意见。


陈宫略一沉吟,皱眉道:


“强宾难压主,刘备在徐州的基业已然稳固,诚不可图也。”


“若能从徐州借到兵马来,或可找曹操报一箭之仇。”


无论是陈宫为首的文士,还是张辽、侯成等武将,都主张借兵马打回兖州去。


为何吕布集团这么执着于兖州?


因为兖州是唯一支持吕布的州郡。


吕布虽然是边地武人出身,但却意外地很受兖州士人的欢迎。


早在陈宫、张邈反叛曹操时,打出的口号便是邀请吕布“共牧兖州”。


而吕布一到兖州便自称兖州牧,带起了一批兖州幕僚团队。


陈宫当了他的军师,张邈成了他的后勤部长。


吕布手底下除了并州那帮老将之外,剩下的全是兖州骨干。


他们冒着背叛曹操的风险,陪着吕布创业。


一旦输了,曹操重新掌权。


那曹操不得给他们来个三族消消乐啊?


所以大伙儿能不想着重新打回兖州去吗?


吕布沉吟半晌,便道:


“也好,一会儿席间我便向刘徐州说明此事。”


“只盼他愿意借我兵马才好。”


陈宫不忘叮嘱道:


“温侯切记在席间莫失了礼数,今寄人篱下,当保持低调才好。”


“……知道了。”


吕布不耐烦地挥了挥手。


半个时辰后,


吕布等一众文武赶至正堂。


而刘备却在筵席开始之前,又接到了两份紧急书信。


一封是来自梁国郭贡的,另一封则是陈国陈王刘宠的。


两人书信内容一致,皆是言说曹操大兵寇略陈国。


梁国郭贡已经发兵前去求援刘宠了,但怕自己挡不住曹操兵锋。


所以恳请刘备派兵过去支援。


“曹操用兵竟如此神速?”


刘备眉头皱起,万没想到曹操刚刚平定了兖州战事,连歇都不歇一下。


直接就要向陈国开战,未免也太猪突猛进了。


“军师以为如何?”


刘备把郭贡与刘宠的书信交给了李翊。


李翊目光快速地扫过一眼,分析道:


“郭贡早已向我徐州投诚,愿意举梁国之力,作徐州之藩属。”


“今若不救,将失信于人。”


刘备颔首,“那曹操是用兵于陈国,郭使君想来也是顾忌唇亡齿寒。”


“担心曹操灭了陈国之后,便会向他梁国动兵。”


“正是如此。”李翊颔首。


事实上,


曹操在灭了陈国之后,直接国除改成陈郡了。


至于梁国,曹操其实是在灭陈国的同时顺道给它灭了的。


因为陈国比曹操想象的还弱。


而在灭了陈国、梁国之后,曹操得到了海量的财富。


在陈国获得了刘宠、骆俊多年积攒下来的粮食储备。


梁国则大概率是掘了梁孝王的墓。


梁孝王刘武乃是与汉景帝一母同胞所生。


在窦太后的授意下,刘武得到了肥沃的梁地。


按史书记载,其府库金钱多达百亿,珠宝玉器多于京师。


仓库中各类兵器更是高达数十万具。


以至于窦太后一度希望景帝传位给刘武。


但最后刘武还是没能当上皇帝。


但他给自己建了一座巨大的王陵。


把生前海量的财富都埋入了陵中,以为自己的陵墓可以万世不倒。


奈何遇上了专业盗墓贼——曹操。


曹操为了筹集军费,在灭了梁国后,就惦记上了梁孝王的陵墓。


虽然梁孝王生前安排了许多专业人员来修建陵寝,就是为了防范盗墓贼。


奈何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。


曹操这方面更加专业,他手底下有的是精通盗墓的摸金校尉,与发丘中朗将。


据史料记载,曹操等人甚至直接击毁了梁孝王的棺材。


将金缕玉衣和夜明珠从他的身上拔了下来。


事后,


梁孝王墓一片狼藉,而曹操收获珠宝金银玉器达数万斤。


光是出于这一点,梁国就必须要救!


不能让曹操获得这样一笔巨量财富。


不然之前限制曹操的努力就白费了。


而且这会极大缩短曹刘两家的实力差距。


“那陈国那边呢?”刘备又问。


“陈国与梁国唇齿相依,也该救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