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昭烈谋主,三兴炎汉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2章 先人智慧,买鹿制楚(求追读!)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既然孔北海向我等求援,不妨以假道灭虢之计。”


“北上以援助北海之名,趁势除掉臧霸这个隐患。”


嗯……


刘备微一沉吟,假道灭虢确实可以打臧霸一个措手不及。


但以刘备现在的实力,一个“措手不及”是否足够灭掉臧霸呢?


李翊的话还在继续。


“我们既然是北上援助孔北海,不妨召臧霸率军前来会合,让其与我等一同北上。”


“然后主公再以臧霸于国有功为由,提拔他为州官,将他调至帐前听用,解除他的兵权。”


“如此,便可不费吹灰之力将琅琊与东海整合一处。”


刘备忙道:


“倘若臧霸不听我调遣,不肯前来呢?”


李翊摸了摸下巴,笑道:


“那就让他不得不来。”


不得不来……?


刘备眼神疑惑。


李翊从手中取出一个锦盒,递给刘备。


“主公可还记得,我昨日与你看的精盐?”


“此物的炼制之法,我已交予麋別驾,命他抓紧时间提炼。”


“此物并不难炼制,麋別驾那里很快便能轻易炼制出大量精盐。”


“若是能将这精盐投入到民间中去,必能谋取暴利。”


刘备豁然开朗,“军师莫不是想^?”


“不错。”


李翊点了点头,“我欲以管仲买鹿制楚之法,对付臧霸。”


管仲作为齐国宰相,极为擅长贸易战。


无论是衡山之谋,鲁梁之谋,还是买鹿制楚,都是通过贸易战,来达到不费一兵一卒使敌国屈服。


比如鲁国擅长做鲁缟,齐国就大量购买鲁缟。


导致鲁缟价格飙升,然后每一个鲁国人都放弃种田,去织鲁缟了。


等到时机成熟,齐国立马停止购买鲁缟,导致鲁国鲁缟大量滞销,然后农田又已经荒芜,百姓连饭都吃不上。


无奈之下,鲁国人只能找齐国买粮食。


齐国便把粮食价格提高了百倍,让鲁国国力被透支一空,真正做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。


后来无论是对付梁国,楚国还是衡山国,都用的是差不多的套路。


管仲的货币战争战术,核心的思想就是“轻重之术”。


价低为贱,贱即为轻。


价高则贵,贵即为重。


守住本国所有的重要物资,不通过贸易流出去,再将别国重要物资,通过贸易泄进来。


以此调节战略物资的供给,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操纵一国的经济命脉。


李翊有条不紊地分析道:


“精盐可带来巨大利润,我们可以让麋別驾组建商人团,到琅琊去置购粮食。”


“必要之时,可以以精盐以物易物,来换取粮食。”


“以精盐之利,料琅琊百姓必无拒绝之理。”


“同时我们要约束徐州本地商人,严格禁止他们对外出售粮食,违者重罚。”


“要不了多久,我们便可把控琅琊命脉,臧霸便如网中之鱼、笼中之鸟,受我等约束矣!”


妙啊,妙啊!


刘备连连拍手叫好,“此计甚妙。”


“孙子兵法云:‘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’。”


“若是能够不费一兵一卒,将琅琊整合入徐州,则徐州重归一统矣!”


“只是……”


话锋又一转。


“孔北海那边怎么办?”


刘备问出了一个关键的问题。


我们这儿打着帮孔融的名号去对付臧霸,那让梨哥那里还救不救了?


……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