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局过目不忘,铸造记忆宫殿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六章 随军出征(改)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九爷继续说道:“这次,我要随军出征。”


“不会吧!”和他想得一样。


吴文一脸不可思议地说道:“九爷,你都这么大岁数了,而且……身体残疾,这再怎么着……也不该落到你的头上。”


祝九爷摇了摇头:“我不是充当士兵上战场,而是作为随行医师被征召。”


但即便如此,吴文依旧紧张。


战场上刀剑无眼,加上九爷本就腿脚不方便,这危险系数可不是一般的高。


而且,吴文最清楚,虽然这一仗最后是李世民胜了,但他知道这一仗打得有多艰难,几乎和绞肉场差不多。


“军命难违,阿文,你帮我一起收拾一下,明天我就要去军营报到,随大军出发了。”


“这么快!”吴文诧异道。


没想到刚回来就要和九爷分别,而且还是要送他上战场。


紧张地收拾起行囊,几乎将能在行军过程中用到的东西全都带上。


次日清晨。


吴文陪同九爷来到村口。


此刻,祝家村中同样受到征召的人员已经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此处。


大唐的百姓受征召出兵,都是要自备干粮军备的,所以他们几乎都是全副武装。


“九爷!”


“九爷!”


见到祝九爷前来,众人纷纷和他打招呼。


九爷作为医师随军出征,众人又与他相熟,心中自然会稍微安心一点,再次热情地打招呼,希望之后他在救治自己的时候能够多上点心。


吴文看着眼前的这些人,几乎没有几个青壮年,大多数都是曾经退伍下来的老兵,或者是身体有些小残疾但还能作战的人,口中不禁发出叹息。


等待了没多久。


只见远方一匹快马奔驰而来,上面坐着一位传令兵,背后插着一杆令旗。


“祝家村的人都在这了吗?”传令兵问道。


满头白发、手持拐杖的村长上前回应:“我是祝家村的村长,此次祝家村受征召的人都在这了。”


传令兵坐在马上点点头,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卷文书,开始点起名来。


“祝三…祝辛……祝九!”


点到祝九爷的名字时,九爷拿着东西上前一步回应。


唉!吴文又是叹息一声。


然而,就在这时,传令兵口中突然叫出了他的名字。


“吴文!”


听到对方叫自己的名字,吴文愣住了,不仅是他,就连祝九爷也是一脸疑惑。


见没人回应,传令兵又大声喊了一句:“吴文人呢?他没来吗!”


逃脱兵役乃是株连的死罪,传令兵眼神凶狠地看着前方。


村长转头看向吴文,用手中的拐杖指了指他,然后急切地说道:“阿文,快上前回应。”


回过神来的吴文,立马上前回应。


见到他站出来,传令兵当即对着他斥责道:“我刚才喊你的名字,你没听见吗?”


吴文眉头微皱,取出怀中的东宫令牌,展出。


“这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,我是东宫之人,即便要随军出征,也该是太子命令。”


看着他手中的代表身份的令牌,传令兵又看了看手中的名册。


在传令兵眼中,军令大过一切!


不管是什么人,只要在这名册之上,都要随他入营。


“没有错,祝家村吴文!”


“好了,既然人已到齐,那就跟我走吧。”


将手中的文书收好,传令兵就要带领众人出发前往军营。


也没时间准备,还好昨天给祝九爷准备的东西充分。


“阿文,你怎么也会在这出征名册之上?”


九爷来到吴文身旁,小声地询问道。


“我也不清楚啊!”吴文疑惑地摇了摇头,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。


来到驻扎在万年县外的军营。


吴文和祝九爷因为是医师,所以被单独安排在一处整洁的帐篷里。


让吴文感到意外的是,这里并没有其他人,也不知是不是其他随行医师还没到,暂时只有他们两个人出现在这里。


“阿文,既来之则安之,既然已经来到这军营了,那就好好做事,等仗打完了,我们就能回去了,而且还能得到一份军功。”祝九爷担心吴文不适应,所以开口劝慰道。


“九爷,我没事。”吴文笑呵呵地回答。


……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