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刚被立太子,逆袭系统来了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4章魏征:他说的是我的词儿!【新书求收藏】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李世民顿时有些不悦地道:“让各地进贡奇珍异宝,如果朕没记错的话,好像是武德八年,太上皇生辰前下的令吧!”


魏征躬身道:“陛下记得没错,但臣想问陛下,今夕是何年?”


“放肆!”


长孙无忌怒喝一声,斥道:“魏征,你当陛下不记年月吗?而今乃武德九年!”


“那敢问吏部尚书,我大唐的疆域有多大?”魏征淡淡道。


“这....”


长孙无忌愣了一下,正准备反击。


就在这时,李世民摆手打断了他:“好了,无忌,朕已经明白魏征的意思了!”


“以我大唐现在的疆域,政令传达,最近的地方,一日内可以传达。最远的地方,要数月才能传达。这一来一回,算起来,确实不易删改过快....”


“但是。”


说着,他话锋一转:“就近的地方,还是要通知他们,不要再进贡奇珍异宝了!”


“陛下英明!”


四人异口同声道。


“呵呵....”


李世民淡淡一笑。


这时,杜如晦又道:“陛下,适才谏议大夫提到了年月,这马上就要到明年了,是不是应该议定新年号了?”


“嗯,克明说得对!”


李世明笑着颔首:“太上皇登基的时候,定武德为年号。显然,武德这个说法,在和平年代,已经不太妥当了!”


说完,环顾四人道:“诸位爱卿对新年号,可有想法?”


“这....”


四人对视一眼,纷纷陷入沉思。


片刻,房玄龄率先开口道:“陛下以为,天佑如何?”


“这不太妥吧!”


李世民还没有表态,杜如晦就接过了话头:“这好像是把责任推给了上苍。


关键是,不能显示陛下要治理天下的决心啊!”


“我所指的上苍,乃宏大之上苍,混沌之穹苍,你说他混沌吗?有之则无,无之则有!”


“但是万物生息,都要靠他护佑!”房玄龄笑着解释道。


“嗯....”


李世民点了点头,却没有表态。


房玄龄又接着道:“天子,乃上苍所赐,我大唐天下,也要靠这样的上苍来护佑!这有何不可呢?”


说完,扭头看向李世民。


却见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道:“天佑,护佑,嗯,用倒是可以用!”


“但是,还是不能表达朕的心思!”


房玄龄默然,再次陷入沉思。


李世民看了他一眼,又笑着道:


“克明说得对,年号是表现新政的一个途径,年号取好了,百姓就可以知道,我们朝廷的意愿了....”


话音落下,禁不住看向角落里的魏征,道:“魏征!你来.....”


“陛下!臣有话说!”


“嗯?”


李世民愣了一下,有些诧异的看向长孙无忌,心说你们两个这是杠上了吗?


不过,长孙无忌之前提的谏议,深得李世民的心,让李世民不禁生出一种期待,这次会不会又是不错的谏议。


虽然他很想听听魏征的谏议,但长孙无忌都主动成这样了,他也不好驳了长孙无忌的面子,于是笑着点头:“好,你再说来听听!”


“是,陛下!”


长孙无忌欣喜拱手,接着道:“文王演义,孔子作易传,易传说,天下之道,贞观者也。这个贞字,是中正的意思,这个观字,是显示的意思,所以贞观二字,有显示中正的意思。


孔子又说,政者正也,夫子的意思是,以身作则是政治的根本,陛下,臣以为,贞观显示中正,是治理天下的根本!”


此言一出,魏征瞳孔猛地一缩,瞬间扭头看向李世民。


却见李世民满脸惊喜:“贞观,显示中正,好,说得好啊!”


不是陛下!


他说的是我的词儿啊!


魏征一脸郁闷。


长孙无忌这厮是我肚子里的蛔虫吗?怎么我想什么,他就说什么?!


“呵呵...”


眼见魏征的脸色黑成了锅底,长孙无忌得意的笑了笑,心说让你在我面前装逼!


若非我有好外甥,差点就让你出尽了风头!


这可是年号啊!


怎么能让你一个外人来定呢!


想到这里,长孙无忌又趁热打铁道:“所以,臣的建议是,新年号,可否用贞观?”


“嗯....”


李世民点了点头,然后环顾众臣,道:“你们觉得如何?”


“陛下圣明!”


“哈哈哈!”


李世民仰头大笑,显然是对长孙无忌的表现非常满意,不禁赞叹道:“无忌,想不到你有如此大才!”


“这些年跟在陛下身边,耳濡目染多了而已!”


长孙无忌谦虚地躬了躬身,心说我的好外甥,诚不欺我啊!


接下来,陛下是不是应该考虑右仆射的事了?


一想到那个梦寐以求的位置,长孙无忌就满心期待。


然而,就在这时,殿外再次传来一道声音:“陛下!我要上呈陛下!”


“嗯?”


李世民眉头一皱:“何人在外喧哗?”


“启禀陛下,是国子博士,聚贤馆教习,孔颖达!”


一名宫侍连忙进殿禀报。


李世民微微一愣,下意识看向四位大臣,只见他们面面相觑,似乎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。


“宣他进来!”


李世民沉声下令。


很快,孔颖达就满脸悲愤的走进了大厅:“臣,参见陛下!”


“孔博士这是何意?汝熟读儒家经典,怎么不讲礼数?”


“回陛下,不是臣不讲礼数,实在是皇子们太难教了,臣请辞聚贤馆教习!”


“你什么意思?”


李世民眉头大皱,显然有些生气。


但孔颖达根本不管不顾,直接就将课堂上发生的事,一字不漏的讲了出来。


惊得君臣五人一愣一愣的。


好家伙!


不立太子,要亡国!


他们怎么敢说啊!


只见李世民猛然从座位上站了起来,怒气冲冲道:“朕的剑呢?!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