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区区刁民,反了天了?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四章 重组内阁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三位大人,御书房到了,皇爷就在里面。”


“劳烦三位在此等候片刻,咱家先进去通报一声。”


怀恩停在御书房门口,做了一个请的手势。


对于这位在皇帝面前正当红的太监,刘健三人丝毫不敢托大,连忙拱手还礼。


“怀公公,请!”


怀恩轻手轻脚地走进御书房,朱祐樘正在龙案面前批改奏折。


“皇爷,刘健,李东阳,谢迁三位大人已在门口候着了。”


“宣他们进来。”


朱祐樘将手中的奏折扔到了面前的龙案上,闭目沉思,同时一手缓缓按着自己的睛明穴。


片刻后,刘健,李东阳和谢迁三人,便齐齐走进御书房。


“臣刘健,李东阳,谢迁,拜见陛下。”


三人下跪行礼,朱祐樘做了一个虚抬的手势。


“不必多礼。”


朱祐樘睁开眼睛,看向刘健三人。


这三人,是朱祐樘目前,比较熟悉的三位大臣。


都是自己还在东宫当太子的时候,给自己讲书授课的老师。


不仅如此,三人还是弘治中后期的阁老,在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能臣。


朱祐樘沉吟片刻:“刘健,李东阳,谢迁听旨!”


三人心中一跳,又是惊讶,又是期待,连忙跪地听旨。


“擢礼部右侍郎刘健,为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,入阁议事。”


“加翰林院侍讲学士李东阳,为文渊阁大学士,入阁议事。”


“加翰林院修撰谢迁,为东阁大学士,入阁议事。”


三人听后,皆是一惊,随后连忙叩地接旨。


“臣,刘健,李东阳,谢迁,谨遵圣旨,谢陛下恩典!”


这三人中,最大的刘健才55岁,最小的谢迁才38岁。


正是年富力强,有决心,有抱负,有能力的年纪。


刘健还好,从礼部右侍郎入阁,名正言顺。


可李东阳和谢迁两人,都还在翰林院任职。


如今突然入阁,可谓是平步青云,一步登天!


李东阳和谢迁两人激动地热泪盈眶,心中对朱祐樘充满了感激。


恨不得立马为大明王朝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

朱祐樘站起身来,走到三人面前,主动扶起刘健三人。


“如今朝野动荡,朕能相信的人不多。”


“三位老师都是朕在东宫的旧臣,朕对你们还是很放心的。”


“所以今日朕特宣你们三人入阁议事,给朕推举一份递补致仕官员的名单。”


“是陛下,臣等必定不负陛下所托!”


三人齐齐领命,一脸庄重。


朱祐樘点了点头,指着自己龙案上成山的奏折。


“那三位阁老现在就开始做事吧,把这些奏折搬回文渊阁去吧。”


“是,陛下。”


刘健三人连忙应下,怀恩招来司礼监的小太监,帮忙将奏折给搬去文渊阁。


等到众人离开后,御书房重新安静了下来。


朱祐樘坐在软塌上,喝着热茶,享受着难得的宁静。


“杀尽江南百万兵,腰间宝剑血犹腥。”


念叨着太祖皇帝当年的诗句,朱祐樘悠悠叹了口气。


如今的大明王朝就像是一艘外表光鲜亮丽,但实际上已经烂入骨髓的破船。


各种问题隐藏在水下,随时都会爆发。


朱祐樘作为大明王朝这艘船的掌舵人,他必须要将这些问题,统统扼杀。


病急当用重典,只有像洪武大帝那样,将文官集团杀痛,杀怕了。


这大明的天下,才会重回洪武盛世!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