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我不是刘封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7章 刘封安军心,再现昭烈之风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麦城。


刘封故技重施,将关羽分拨的军士分别部署在城内城外三十余处工事,每处工事设二百人,由军侯负责。


而军侯以上的将校则留在城内大营,每日点卯。


刘封会在点卯时召开晨会。


晨会的核心有三:


一是向众将校描绘大汉未来的发展前景。


二是向众将校披露荆州敌我的优劣变化。


三是向众将校分享统兵作战的经验心得。


简而言之九字真诀:画大饼,打鸡血,搞培训。


力求让这群将校级别的军官对大汉都有荣誉感和信仰感。


晨会后。


刘封又会带着众将校挨着个儿的去各个工事对众军士嘘寒问暖,了解众军士的忧愁和难处,且为众军士排忧解难。


对于依旧想要去江陵城探亲的军士,刘封也不禁止,反而为军士发放路费,又教军士如何在入城后保命。


又让众将校在旁观摩,学习如何让军士心甘情愿的效命。


在刘封看来,任何的反间计能成功都会有个前提:对方主将苛刻将士且猜忌多疑。


要防备反间计,核心在于“将士齐心”。


想让将士齐心,除了用一套合理的军规来做到赏罚分明,还得增加主将在军中的人格魅力。


在这一点上。


刘备是其中的佼佼者。


久随刘备且觉醒了记忆的刘封,对此也颇有心得。


虽说关羽因为立场的问题与刘封明面不和,但这次关羽分配兵力时曾明确告知众将校要听刘封号令。


而刘封在麦城,不论是个人武勇还是行事风格都令人信服。


故而。


不论大营的将校,还是工事的军士,对刘封的好感都是直线上升。


又有几个能拒绝一个赏罚分明且懂人情味的主将呢?


正巡视间。


人报董恢返回。


刘封闻言大喜,遂令都督赵累带着众将校继续巡视诸工事,刘封则乘车来见董恢。


董恢顶着寒风一路而来。


脸上的风霜痕迹肉眼可见。


刘封忙取下腰间的酒囊递给董恢:“休绪,一路辛苦了。天寒地冻,先喝口烈酒暖暖身子。”


董恢心中感动。


对董恢这样肯投军的士家子而言,生死不是第一位,受到信任和认可才是第一位。


古人云:士为知己者死。


这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话。


刘封见面第一句话不是问董恢军务是否办妥,而是先关心董恢,这让董恢如何能不感动?


董恢接过酒囊饮了一口烈酒,感受着胃中散发的暖意,董恢语气有些哽咽:“比起将军,末将的辛苦不值一提。”


刘封将粘在董恢肩头的杂草去掉,道:“休绪过谦了。若无休绪出使江陵,我在麦城的一切部署都将是徒劳。待来日我夺回江陵,定会表休绪大功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