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我不是刘封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64章 董恢诈降,孙权被刘封激怒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说者有心,听者有意。


刘封故意让董恢寻机见潘濬、王甫、廖化和糜芳四人,表面是为了迷惑吕蒙,真正的目的是让董恢寻机见廖化或糜芳。


廖化是提前得到过刘封的叮嘱。


糜芳则是收到过刘封的来信,即便信被糜芳撕了,信的内容糜芳不会忘记。


以刘封对江陵局势的推断,吕蒙不会让潘濬跟董恢见面。


若潘濬跟董恢见了面,知道关羽大军就在麦城,即便有心想投孙权谋富贵保家族,也得掂量下时机。


至少在关羽彻底兵败前,潘濬是不会傻到向孙权表态的。


而潘濬不表态,不是吕蒙所期望的。


吕蒙急需潘濬的表态来稳定江陵城内的人心,故而才提议让孙权每日去探问潘濬,以求能早日让潘濬臣服。


刘封唯一需要担心的是,董恢在王甫、廖化和糜芳三人中,只见到了王甫。


若真如此,那刘封也只能感慨一声“人算不如天算,运气使然,合该如此”。


所幸的是。


刘封的运气不错。


董恢见到刘封最希望董恢能见到的人:廖化!


毕竟糜芳即便有心也没廖化靠谱。


自董恢口中得知刘封已至麦城后,廖化也瞬间想起了刘封叮嘱的那句“倘若江陵失守,可暂降孙权以待时机,万不可轻举妄动而坏了城内义士性命。”


碍于虞翻在场,廖化很好的隐藏了内心的想法,佯问道:“关君侯真要跟吴侯和谈?”


董恢点头:“关君侯的确是如此交代我的。”


简单聊了几句后,董恢和廖化皆不再谈,王甫也默契的没有多问。


虞翻看得奇怪,话中有话:“董先生就没别的话要问了?”


董恢笑道:“虞骑都多心了。我两次来江陵城都未见到廖主簿和王议曹,心中奇怪,这才向吕都督请见廖主簿和王议曹。如今见两人皆是无恙,我自然也就心安了。”


虞翻心有猜疑,又未发现董恢和廖化王甫之间的异常,只能作罢让军士带王甫和廖化离开。


只是在走下城楼时,廖化却悄然的给王甫手中塞了个布团。


不多时。


借故离开的吕蒙又返回。


听了虞翻的回禀,吕蒙心中稍安:“看来是真多心了,董恢应该是怕我只厚待普通军士,对职位高的不肯善待,故而才要见廖化等人。”


虞翻却依旧疑心重重:“话虽如此,但我总感觉董恢这次来江陵城的目的不简单。都督如此盛情,董恢都不肯背弃关羽,此人应不是简单的帐前吏。”


吕蒙却是笑道:“董恢在关羽帐前的地位越高,被策反后对关羽军心的破坏也就越大,这也是我今日要向董恢表达诚意的原因之一。”


“仲翔不必烦忧,我定能让董恢应我所愿,稍后我会带董恢去见吴侯,仲翔可先去见吴侯,让吴侯准备厚礼盛情款待董恢。”


虞翻顿知吕蒙用意,道:“我这就去寻吴侯。”


吕蒙则是再回城头见董恢,问道:“董先生见了廖主簿和王议曹,可有达成心中所愿?”


董恢点头:“见到廖主簿和王议曹无事,我心甚好,只是遗憾不能与潘治中和糜太守一见。”


吕蒙笑道:“以后有机会的。方才吴侯召我,欲见董先生,董先生可与我同往。”


董恢两次来江陵城,都只有吕蒙在接见,未曾见到孙权一面。


这次来江陵城,吕蒙刚开始也只是谎称孙权公务繁忙不能相见,故意晾了董恢一日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