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我不是刘封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20章 举德政肃威刑,师承昭烈帝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筑水。


这是流经房陵的一条大河,向东汇入汉水,也属于汉水的支流。


立城十里。


一座小型坞壁的雏形映入眼帘。


李辅寻了个石头坐下,右手擦拭额头的汗水。


作为孟达的亲信,李辅自然不用亲自去修工事,只需要去督促众军士。


即便如此,李辅也是累得够呛。


想到这几年在秭归的安逸生活,李辅就是一阵怀念。


刘备入了川,江陵有关羽。


秭归的孟达军除了日常训练也就偶尔出城剿剿匪,如此七八年,生活要多滋润有多滋润。


作为军中校尉的李辅,日子更是舒坦。


李辅在秭归光是小妾就纳了三个,而在秭归置办的田宅也有多处。


不曾想离了秭归后,这日子过得是一天比一天苦累。


李辅不由有些后悔了。


倘若当初选择留在秭归,这宜都太守就不是樊友而是自己了。


想到樊友只是留驻秭归啥也没干就当了宜都太守,李辅心中直呼樊友真是走了狗屎运竟如此的命好!


不仅李辅如此,在筑水河畔修工事的众军士亦是如此。

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


过惯了安逸日子的秭归兵,忽然日子变得不安逸了,这怨言是不可能小的。


李辅也没有去制止众军士的埋怨。


亦或者说。


李辅是故意在纵容众军士的埋怨。


如此一来,或许就会令刘封放弃让众军士来修工事。


有役夫在,何必非得让众军士亲自来修工事啊!


正胡思乱想间。


一骑呼啸而至,高呼“副军将军到”。


李辅一个激灵站起身来,将手中的鞭子甩得“噼啪”响,对着众军士佯装高喝:“都加把劲,一个个平日里都自诩勇士,怎能连修工事都没气力!”


待得刘封抵达,李辅又屁颠屁颠的迎上,满脸的谄媚相:“末尉李辅,见过副军将军。”


刘封扬鞭立马,看着前方一脸“恭敬”的李辅,下意识的想到了司马懿诱降李辅和邓贤的事。


一个是孟达的亲信一个是孟达的外甥,竟然都选择了背叛孟达。


不论孟达再怎么吹有“乐毅之量”,李辅和邓贤的背叛就足以证明孟达平日里德政不举、威刑不肃。


以至于到了危急时刻身边的亲信为了活命就行反叛之事。


再瞧刘备。


即便夷陵之战败得那么惨,也有骁将傅肜死战断后,兵员死尽后依旧高呼“吴狗!何有汉将军降者”。


刘封心思一转,起了招揽李辅的心思。


相较于邓贤,李辅的能力更为出众,史载这李辅最终能以降将的身份做到魏国的前将军。


这不是仅仅依靠谄媚上司就能办到的。


没有才能的人谄媚上司,最多只能当个背黑锅的狗腿子,是不可能升到要职高位的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