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汉:开局巫蛊之祸,我硬刚汉武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2章 民心所望!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仙人捧铜碗,接到了陛下之意,这才敬告上苍,有了这场惠泽众生的甘霖!”


要么说,公孙卿能作为犯了‘欺君之罪’,依旧能在刘彻手里活着的官员,全天下独一无二的本事都在他身上。


这位三言两语,就先将刘彻捧得极高。


但会捧不算真本事,揣测圣意方为真理。


故而,其看了看四周,在群臣尚且都不敢言及那个名字的时候。


他猛地跪拜下来。


“但陛下虽有上天感召,但真正促使此次甘霖之功的,却是景皇孙!”


哗!


此言一出,方才还君臣和睦的景象,顿时安静了下来。


只有暴雨的冲刷声。


刘彻收敛笑意,缓缓低头,漠然的看着公孙卿。


“陛下!景皇孙敬献祥瑞,此为一功!三日不食不饮,祈求雨水,此为二功,上天感召,承认皇孙之举,此为三功!”


公孙卿再道:“既然天不作假。”


“那这三功在前,景皇孙便有造福苍生之德!”


再度寂静。


但公孙卿低着头,也没有再言语。


而是等着刘彻的回答。


当前这位陛下,或许因为身体衰败,岁月渐长,开始善怒、多疑、冷血、残暴!


但有一点,能让大汉之名威名远扬,能让大汉疆土东南西北都迎来扩张,能让群臣畏服,能让将士尊崇,能让诸王又敬又怕……


这一点,至关重要!


赏罚分明!


只是,公孙卿虽然坚信这一点,但感受着四周的寂静,还是心中慌张起来。


恰在这时,“陛下,陛下……最后一句!”


神明台的方向,有侍卫从雨中大步跑来,打破了此地的沉寂。


刘彻目光看去。


却见那侍卫高声连声呼道:


“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!”


“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……”


刘彻一怔,连带着群臣也仔细的揣摩这句话。


再看向如今造福苍生的恩泽。


刘彻呢喃,他也是下意识的就将此前那祥瑞的谶语,全都联系起来,不由自主的道:


“幸甚至哉,真当歌以咏志啊……”


话音落下。


久伴日久的霍光,已然明白了刘彻的意思。


“陛下,还有一事,速请陛下定夺。”


不等刘彻回答,他就继续道:


“方才传来消息,因为这场雨,长安城的百姓以及军士,已经无心作战。”


“只是太子殿下,依旧不信陛下已在建章宫,称要扫除奸贼,前往甘泉。”


“如今机会,千载难逢……为求我大汉长安不至于遭受刀兵之祸,生灵涂炭。”


“现在,除了陛下,只有一人能终止这场灾祸!”


刘彻垂眸看来。


霍光掷地有声,“景皇孙——刘靖!”


刘彻看了对方许久,这才抬头,看向神明台的方向。


忽的。


他似乎下定决心,“朕曾说过,孤而奋进为勇,气之所至为勇。”


“勇士既然已承受了危险,那么此刻,就该享受他的荣耀。”


“朕赏罚分明,有这个气量!”


他大手一挥。


“让他下来,去长安城……替朕去抚慰百姓,让太子终止刀兵,结束这场战乱。”


此话一出,群臣心中蓦然一跳,就连霍光,也似乎没意识到,陛下会说出这句话。


抚慰百姓!


长安城大变,的确需要一个最有分量的人,尽快将其结束。


否则,再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。


而当前,如果说整个大汉,除了陛下,或许也就只有……带来这场祥瑞的景皇孙能有整个资格了!


祥瑞加身,天意承认。


眼下其身上的光环,显然已经不是一个普通的皇孙,甚至是皇子所能拥有的。


陛下自然知道,如此举动带来的影响,却也更为深远,要知道此为——


揽民心之举!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