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,我妻武则天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五十二章 武皇后的客人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李忠心急火燎的来到甘露殿后殿,通传之后,进入殿内。


正要请安时,悚然一惊,只见李治坐在榻上,正与一人下棋。那人赫然是李贞。


李治笑道:“忠儿来了,快向你八叔请安吧。”


李忠心中砰砰直跳,先向李治拜了礼,这才向李贞见礼。


李贞和他一样是亲王,站起身,朝他回了半礼。


“陈王不必多礼,我最近得了几匹良马,本想送你一匹,又怕惹人非议。如今当着陛下的面,我这做叔叔的,总能疼一下侄子了。”


李治笑道:“八兄何必在意别人怎么说,以后想送东西给忠儿,不必顾虑,只不过莫把他宠坏就是。”


李贞笑道:“臣过几日就要离京,想宠坏他也不成咯。”


李治笑了笑,所有兄弟之中,也只有李贞和他说话这般随意。


两人继续下棋,李忠则站在一旁观看,王伏胜给他搬来张椅子,他也不坐。


李贞是藩王之中少有的文武全才,也只有当年的吴王李恪,比他强上一些。


李治棋力颇不如他,不过李贞手法很高明,暗中放水,盘面上的局面很是焦灼。


李治自然瞧出来了,一下就没了争输赢的兴致,边落子边与他谈起闲话。


两人聊着聊着,便聊到滕王李元婴。


从李贞言语中来看,他对李元婴颇为不满。


大唐藩王很多,其中有李治的叔叔辈,也就是李渊的儿子。


因李渊老当益壮,生了二十多个儿子,还有十多个活着。


除他们外,就是李治的兄弟辈,人数反不如叔叔辈多。


这两帮藩王不大和睦。


主要是李渊的儿子喜欢充大辈,品行又不好,李治的兄弟辈都看不起这帮叔叔,双方时有争吵。


李治落下一字,道:“王叔这次应该没有回长安吧,八兄为何生他的气?”


李贞叹了口气,道:“怪只怪臣的封地距离他太近,想不听到他的事都难。”


滕王李元婴是李世民最小的弟弟,最开始封地在滕县。


李元婴被李渊宠过头,从小骄奢淫逸,横征暴敛,修建了第一座滕王阁。


唐高宗登基的第三年,魏王李泰死在郧县,李元婴对身边人笑道:“濮王年纪轻轻就死了,真是一桩怪事。”


唐高宗便将他贬到苏州,接着又贬到洪州,担任洪州都督。


通过脑海中涌出的记忆,李治知道唐高宗对李元婴也很不满。


李贞接着道:“陛下有所不知,李元婴到洪州后,死性不改,建了座新的滕王阁,且好色无度,连下属妻子都不放过,把皇室脸面都丢尽了。”


李治皱眉不语。


滕王喜欢建滕王阁他知道,只是没想到他竟如此好色。


“这事朕会派人调查,倘若王叔果然横征暴敛,违法乱纪,朕绝不会坐视。”


李贞皱了皱眉,没有说话。


李治道:“八兄不信朕?”


李贞道:“臣不敢,只是据说滕王与长孙太尉关系极佳,这些年来,弹劾他的奏章,都被长孙太尉扣下。”


长孙无忌与李世民那一辈的藩王关系不错,而与李治一辈的藩王关系较差。


李治看了他一眼,道:“只要真如你所说,无论是谁保滕王,朕也不会姑息。”


李贞拱手道:“陛下既有决心,臣便没什么可担心的了。”


不一会,两人一盘棋下完,李贞输了两路,告退离开。


李治看了李忠一眼,笑道:“你刚才开始就心神不宁,是有什么事要向我禀告吗?”


李忠点点头,道:“孩儿有话想单独告诉父亲。”


李治遂屏退众人。


李忠将刚才看到李贞与小内侍说话的事全部说了。


李治听完后心中一动,立刻猜出那小内侍是小吉。


他早怀疑小吉不简单,普通人家的妇人,哪有功夫学琴曲,何况是“碣石调幽兰”这种高雅曲子。


只是没想到,他竟是吴王李恪的儿子。


李贞与李恪关系不错,他是知道的,李贞刚才有意攻击长孙无忌,李治也心知肚明。


凭着越王和纪王的能力,将李恪一个儿子藏到皇宫,并不困难,此事应该不假。


李恪被长孙无忌冤杀,子女都被发配岭表,直到长孙无忌被武则天整治,这件冤案才大白天下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