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战国开始掌控山川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一章:老人与彘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是会动的鬼神耶,


这不得狠狠拜一拜?


“可究竟是按照河伯的祭礼来办,还是按照山神的祭礼办?”


“就不能一起祭吗?”


“我们铜鞮也是漳水源流,山水一体,为什么不用一起祭祀?”


“好,你这个主意好!”


乡民们七嘴八舌的,定下来了祭祀的事。


何博在旁收敛了气息,默默围观。


虽然高兴于铜鞮这边,也传播起了自己的名声,而且当地并没有人祭的坏习惯,但何博不免觉得,这只是乡民们在找理由让自己欢乐。


毕竟铜鞮富饶,


在取乐上,当地人更加有想法。


“不过只要能提供香火就好。”


何博还要靠着香火,去加速进度条的刷新呢!


……


而在另一边,


渔一家花费了些时间精力,终于在邺县安家落户。


此时,


魏国虽然已经进行了李悝变法,但还没有形成严格的户籍制度。


何况三晋本为一体,国境领土,尚且纠缠不清,更不用说人了。


渔的身份,只是平民,也不用上位的肉食者,花费太多心力,追究他的行踪。


只是渔对于县令西门豹提出的“交束脩”一事,有些不解。


“束脩是什么?”


渔的眼神中,透出从未被知识污染过的纯洁。


“是读书识字的学费。”


西门豹端正的跪坐,体现出对知识的敬重。


“可是我没有读书的想法,这束脩是要给我家小子交的吗?”


渔恍然大悟,觉得河伯果然仁慈,不仅让自己有了个跟随贵人的工作,还能有送孩子上学的机会。


“不是。”


渔疑惑了,“那是……我妻?”


西门豹摇了摇头。


“我女?”


西门豹继续摇头。


渔于是震怒,“我家里人都没有读书的,为什么还要收束脩呢?”


“你还有父亲啊。”西门豹指出。


“我父亲已经死了。”渔露出悲伤的神色,撇过头去。


“是死了,但没有完全死。”


每天晚上都要入梦当老师的西门豹叹了口气,“你忘记,是谁将你送来邺县的吗?”


“是河伯……”


渔动了动自己的脑子,最后终于明白过来。


“原来是这样!”


孝顺的渔顿时向着西门豹叩拜起来,“您是我父亲的老师,还请受我的礼!”


“至于束脩,我等会就去准备!”


虽然搬家时带的东西不多,但渔打猎的本事,却是在哪里都能用上。


邺县附近,也有一些山岭,足够让渔施展手脚。


西门豹于是点了点头,又道,“如果你家里的子女,也有心上学,我也可以教导一二。”


他也是平民出身,


自然乐意帮扶一下,有上进心的其他平民。


何况启发民智,也有利于治理,让才纳入魏国治下不久的邺地乡民,认同魏国的统治,将邺县的基础打牢,逼得赵国四方无路。


国都都被魏国困住了,赵国还能再和魏国争雄吗?


渔自然高兴。


“嘻,我家也能有读书人了!”


他回到家里,将县令的话说了,抱着自己的一双儿女笑道。


他的妻缝补着衣物,看了看傻笑的渔,又看了看和亲爹一般无二的小儿,最后对家中最有灵气的女儿道,“若是去了县令家中,可不能胡闹。”


“我知道的。”


女儿乖巧的点了点头,然后和母亲学着缝衣服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