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下姑苏慕容复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37章离开前的准备【求追读】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参合庄。


厅堂内,慕容复琢磨着南下之事。


如今已是仲冬十一月中旬,天寒地冻,南下倒是不急于一时。


他考虑的是,此次南下将整个燕子坞迁走,还是留下一部分人留守。


“邓大哥,父亲来信说,他已攻下大越国,改朝换代,复兴大燕。”


沉吟间,见着邓百川充满期待和焦急的脸色,慕容复开口说道。


轰!


轰地一声,邓百川虎躯一震,脑海里瞬间一片苍白。


心中的震惊如同巨浪一般,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心灵。


“老臣邓百川,叩见太子殿下,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!”


良久,邓百川终于回过神来,推金山倒玉柱般,激动的行大礼叩拜。


苍天可鉴,自大燕灭亡已七百年,慕容家数十代人的努力,如今终于出现曙光。


“邓大哥快快请起,自家兄弟不必多礼。”


慕容复双手虚扶,语气平静的说道:“别喊太子,我渗得慌。”


还没正式祭天敕封呢,喊什么太子,这不自欺欺人么?


“老臣谢殿下隆恩!”


邓百川恭敬的回道,老爷既已复国,君臣有别,岂能乱了尊卑?


同时,见殿下神情平淡,他心中更是佩服。


得知陛下复国的消息,殿下竟然丝毫不激动。


这份心性,不愧是太子爷。


他哪里知道,慕容复早就有所预料。


“父亲让我们尽快南下,主持大局。”


慕容复站起身来,开口说道:“邓大哥,家中有多少可靠可用之人?”


思忖良久,他还是决定将整个燕子坞全部打包带走。


老登攻下大越,改朝换代,再建大燕。


未来的一段时间,他也必然会在大燕国发展。


再留着姑苏燕子坞,没有太大的意义。


“回殿下的话,年轻一辈的家生子有二百,老一辈则有百余人,都会武功,识字会算,勉强可堪一用。”


邓百川考虑了一下,回道:“他们大多分散在家中各产业当管事,且世代都是家生子出身,忠诚方面没问题,可信可用。”


“燕子坞里还有大大小小二百余名役仆下人,也对慕容家忠心耿耿。”


“除此之外,姑苏周边的佃户有五百多户共计三千七百余人,但难以保证其忠诚。”


慕容复对家中产业只知大概,并不太清楚具体的情况。


此时听完邓百川所说,他才明白,这些老牌世家还真不简单。


慕容博即便没有在交趾复国,也随时都能拉起一支上千人的队伍。


“邓大哥,现在有几件事要你去办。”


想了想,慕容复说道。


“请殿下吩咐!”


邓百川躬身而立。


“第一,你即刻处理家中所有产业,将其换成粮食、书籍、瓷器、丝绸、茶叶等物资,我要带去大燕。”


慕容复沉吟片刻后,说道:“此事最好秘密进行,不能弄得人尽皆知,能否办到?”


铜钱本身没有任何价值,不如换成各类物资,对新兴大燕国的作用更大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