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鞭打散父子情,请陛下称太子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六十一章:玄武门只有八百人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侯君集之过,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。


私分珍宝,抢夺钱财是表面的,背后的权力才是最深层次因素。


至少李承乾是这么认为的。


一个统兵将帅,行军大总管,在没有战事,又不是时不我待的危急情形。


竟敢不请示朝廷,不禀告天子。


自行做主,替朝廷,替天子决断。


这是什么?


越权专横。


代朝廷,代天子行事。


行的是朝廷之权,行的是天子之权。


这是能够容忍的?


“孤看你侯君集,完全就是一个山大王。”


“还要什么朝廷,要什么陛下,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嘛。”


“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嘛。”


服了!


真的是服了。


太子这张嘴,真的要把侯君集按在死罪边缘摩擦啊。


山大王?


别说其他了,就单单一个王字,就形同造反,大逆不道了。


还山大王。


这不是要跟朝廷对立嘛。


事情怎么到太子嘴里,就变得如此严重?


李二也忍不住了。


侯君集有错,他很气愤,但他知道侯君集的为人,可以说有勇无谋,可以说他骄狂自大。


但绝对不会有不臣之心。


“太子,言过了。”


李二说道:“侯君集为人,朕是知道的。”


“他不会是你说的那种人。”


侯君集赶紧的说道:“陛下,我绝对不是,我就是一时鬼迷心窍,误入歧途,但断然不敢做大逆不道的事情啊。”


“太子加罪于我。”


“该承担的罪,我认。”


“但莫须有的罪名,我心难服啊。”


他是真的害怕了。


早知道如此,为何要在金光门不拜,说那种话。


为何进殿拜陛下,不参太子啊。


他觉得这就是无妄之灾。


本不该这么严重的,却因为自己的行为得罪太子,太子公报私仇,三言两语就把他说成十恶不赦之人。


后悔。


不是一般的后悔。


还好陛下深知他的为人,没有轻信太子。


否则……。


他一想到不是跟随陛下起家,一同发动了玄武门之变,得到陛下信任。


换了其他皇帝,怕是会九死一生了。


但想是这么想,他还在死鸭子嘴硬。


“陛下。”


“万事就怕开了坏头。”


李承乾道。


他明明没有别的意思。


但落在群臣的耳朵里,却是那么惊耳。


开了坏头。


太子是在暗指玄武门之变吗?


李二神色猛然一沉,极度不悦。


“今日侯君集之事,若不说清楚,后来的将帅见此,都这样争相效仿。”


“那朝廷还有什么威严,还要天子何用。”


“什么都交给将帅去做,不就成了?”


这是什么话。


交给将帅。


那天子手头无兵权,不是被架空了?


李二一怒之下,愤然怒了一下。


不悦之色,取而代之的沉凝。


他觉得事情没那么糟糕,但太子说的却很有道理。


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。


若都以侯君集有样学样,口子一开,那以后岂不是侯君集之事,比比皆是?


大家都不用告诉李二一声,什么事情都自己决定。


那还要他天子干什么?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