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鞭打散父子情,请陛下称太子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十章:大朝议发酵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李二脚下一停,面露急色,“知道谈了什么吗?”


“房玄龄,魏征他们是不是来宫里的路上?”


张阿难面露愧色,道:“太子殿下是在明德殿商议,周围都不许人靠近,不知道谈了什么。”


“但见到诸公离开,脸上都带着笑意的。”


“梁国公,郑国公没有来宫里的意思,奔着回家的路去的。”


李二下意识握紧的拳头。


我……。


他恍惚间,觉得自己跟已经驾崩的太上皇一样的心态了。


又惊又怕,又喜又忧。


他走了两步,还在思考,为何房玄龄跟魏征,去了东宫不来太极宫禀告内容的事。


突然。


李二想到什么。


“你说他们都捧着盒子?”


“是的陛下。”


“里面是什么?”


“好像是茶叶。”


李二一股热血上头,直冲脑门。


好啊。


好个太子啊。


太极宫的茶叶,还是辗转多人的手上,才到宫里来的。


不想着给太极宫送点来,反而是给臣子。


你置太极宫于何地?


还有没有你爹了?


还知道他是你父皇吗?


你太子的孝顺,太子大谈特谈的‘礼’呢。


一想到自己出血招待臣子,所剩无几。


李二有点心乱如麻。


是的。


他得承认。


他嫉妒了。


他心里不平衡了。


臣子都有,当皇帝的却没有。


这是什么道理?


想到茶叶没有了,难道去臣子手里要吗?


李二可做不出这等不要脸的。


“宫里能制茶吗?”


“倒是能,只是不及太子茶。”


李二心累,挥手道:“去查查,到底东宫商议了何事。”


“算了。”


“有事,魏征他们会说的。”


“奴婢明白。”


……


大朝议事件,随着时间流逝,在长安城逐渐发酵。


影响极大。


上至官员,下至百姓都在热议中。


长安百姓自是常吃瓜的一份子。


但这次的瓜,未免有点太大了。


太子在大朝议大发神威,一个‘礼’字,把天子,群臣慑服,无人敢说太子不对。


“谁说无人了?”


“不还有个赵国公嘛,他可是太子的亲舅舅。”


“他就敢反对。”


有人戏谑的说道。


“对对对,娘亲舅大,赵国公就敢说,太子也得给亲舅让步。”


“放屁,赵国公人家没说,人家是做好不好。”


“好一个没说,好一个做,太有说法了。”


长安城挂起一股阴阳怪气的风。


这股风很邪乎。


没有人推动,也没有人使坏。


自发刮起来的邪风。


“今日太子……。”


河间郡王府,李孝恭正在听着大朝议的内容。


还有大街小巷的传言。


许久后。


李孝恭面色凝重,道:“叫人去东宫,告诉二郎。”


“在东宫给耶耶待死了。”


“务必听从太子的命令,不许违背。”


说完,他仰头闭眼,心头暗自叹息。


还好自己最后关头,没有固执,把人送去东宫。


否则。


这大街小巷的传言,就有他李孝恭一份。


届时。


他李孝恭一生英明,将毁于一旦。


“怎么躲也躲不过啊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