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鞭打散父子情,请陛下称太子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十八章:你们武官不要脸,孤还要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唐朝喜欢和亲。


终唐一朝,和亲公主就多达二十一位。


与其他朝代相比,和亲规模最大,次数最多。


其本质上,是想通过和亲的策略,达到拉拢,安抚,控制,分化以及扩大自身影响力,确保周边和平安定,减少战乱的政治目的。


通过这样的手段,唐朝确实是达到预期设想的效果。


这与大唐强盛国力,是密不可分的。


若是没有强盛国力,和亲联姻也不过是遮羞布罢了。


该打的还是会打,该乱的还是会乱。


正是因为大唐强横的国力,压得周遭的外族势力喘不过气来,得到该有的体面后,才会顺坡下驴的表示恭顺,不敢犯边。


但这样也埋下巨大的隐患。


国力强大,能够威慑周边,大家都能安分守己。一旦国力衰弱,外族势力就会蠢蠢欲动,成为推倒帝国的最大黑手。


在和亲背后,繁华安定的假象里,恭顺大唐的外族势力却是通过文化交流,经济交流,商贸交易等等,改变着各自的落后的文化,技术等实力。


随着这些势力的力量膨胀,一个国力难以再威慑周边的帝国,怎么还会继续温顺,肯定是露出獠牙,一步一步的试探底线。


当大唐帝国露出血条之时,就意味着不再是那个令各部畏惧的存在。


唐朝灭亡,不就是因此嘛。


内乱不断,外族入侵,内外巨大压力共同作用下,偌大的一个唐帝国,土崩瓦解,顷刻崩塌。


这其中,自是有当初那些和亲势力。


……


李承乾是绝对不会同意和亲的。


今年二月,李二已经进行一次和亲。


弘化公主!


李二的族妹,对外宣称是李二之女。


她下嫁给吐谷浑国君,慕容诺曷钵。


随行嫁妆之丰厚。


他记得旧唐书上的记载:十四年,太宗以弘化公主妻之,资送甚厚。


这个甚厚。


到底是有多厚,没有明确的记载。


可以用这个词汇来形容,可见李二绝对是大手笔。


这种行为,在李承乾看来,李二为了自己天可汗的面子,不顾国家利益,给敌国送钱送温暖的行为,妥妥的资敌。


既然弘化公主和亲已经发生,李承乾自知无法挽回,不去多想,但眼下必须要阻止扼杀了。


因为他知道,此次和亲,就是历史上记载的文成公主和亲吐蕃。


她给吐蕃带去的东西,可太多太多了。


李承乾必须要想办法毁了这场和亲。


他的目光,自然是放在武将这边。


随着他一一点名,李靖,程知节,尉迟敬德等人,微微迟疑后,还是站了起来,问道:“太子殿下,唤我等何事?”


程知节就不明白了。


怎么想都不该把火烧到他们这边来的啊。


太子殿下怎么话锋一转,就落到他们头上了。


“卫国公,你伸手摸摸你的裆下。”


“鄂国公,你也是。”


“卢国公,你看看你那东西,是不是还在。”


李承乾面向他们,语气平静,讥讽之意,谁都能听得出来。


他的话,过于粗鲁,更是没有教养。


尤其是在大朝议场合,堪称是在侮辱这些武官集团。


“放肆!”


李二怒声呵斥,道:“太子,你在说什么混账话。”


“朝议之上,岂能容你胡言乱语?”


李承乾怒声道:“臣胡言乱语?”


“臣在说混账话?”


“敢问卫国公,鄂国公,卢国公。”


“你们告诉孤,你们那玩意儿还在不在?”


他声色俱厉的说道: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