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着铁路到大明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7章 手机摄魂,洪武借车【求追读】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说完,恋恋不舍地将手机交还给刘宽。


从南桥头堡出来,朱标忍不住道:“刘公子,若我大明弘扬科学、发展科技,何时能打造出这手机?”


刘宽道,“手机在后世虽然人手至少一部,但却是高科技产品,以大明如今的科学、科技基础,即便发展一百年,恐怕也难制造出来。”


朱标听了明显失望。


他还想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呢。


至于说将刘宽的手机夺来自己玩,他还做不到那般无耻。


刘宽注意到朱标的神色,又道:“不过,若是大明科学、科技发展速度够快,或许几十年内便能制造出电报机。”


朱标之前听刘宽提过电报,此时便问:“电报机如何通讯的?不需要那天上之卫星与地上基站配合?”


刘宽道,“电报机是通过电流、电波的转换来传达信息,这点其实跟烽火传讯道理类似。只不过用的是电波,而非烟火,传递距离极远罢了。”


类似于烽火传讯?


朱标感觉他有点懂了,但又似乎完全不懂。


随后他才意识到刘宽话中另一个重点,不禁惊讶道:“后世人竟能掌控雷电?”


刘宽笑道,“不是掌控雷电,而是知晓电流是如何产生的,并进行一定的运用。”


刘宽没有多说,因为后世的一些知识延伸开来,都能谈个几天几夜。


最重要的是,就算他给朱标讲明白了,也没多大用处——朱标将来是要做大明皇帝的,不可能成为大明科学家。


他即便要细讲这些科学知识,也是给一群有成为科学家天赋的“学生”讲。


好在朱标看出刘宽不愿细讲,也没追问。


···


刘宽随朱标回到皇城时,在西华门内被一个小宦官叫住了。


“刘公子,奴婢赵有,奉命领公子前去皇上赐下的府邸。”


刘宽闻声看去,发现喊他的是一位少年模样的宦官,模样平平无奇。


除此外,旁边还有五十名亲军站立着。


为首一名虎背熊腰的将官向刘宽抱拳道:“仪鸾司总旗王广岳奉命前来护卫刘公子!”


刘宽当即拱手打招呼,“赵公公、王总旗有礼了。”


他这话说完,便见赵有神色古怪,似是一时不知所措。


朱标在一旁笑道,“此间并不称呼宦官为公公,刘公子直呼其名便可。”


刘宽这才知道他受后世清宫戏影响,闹了笑话。


他打了个哈哈,道:“那我先去陛下赐的府邸,改日再到东宫拜访殿下?”


朱标笑道,“刘公子自去便是,等到了乔迁之日,本宫会登门道贺。”


刘宽下了马,左右看了看,问:“我的自行车呢?”


赵有答道,“皇上特令奴婢告知刘公子,说那车他老人家借去消遣几日。”


听这话,刘宽脑海中不禁浮现了朱元璋在紫禁城中骑行的场面,神色变得古怪起来。


朱标觉得朱元璋强借自行车的事做得不地道,见刘宽一时不语,还以为他不满,便能轻咳了声,道:“刘公子,我父皇也是一时兴起,消遣几日后会将自行车归还的。”


刘宽回过神来,一笑道:“无妨,陛下想骑几日便骑几日。待以后咱们造出自行车来,可以人手一辆,就不用借来借去的了。”


听刘宽这么说,朱标放下心来。


随后两人告别,各奔东西。


出了皇城西华门便是太平街。


刘宽骑着朱元璋让王广岳带来的一匹黑马,沿着太平街往北走,没多久就过了竹桥。


竹桥实际是一座石桥,只因最早为竹子搭建,才称为竹桥,并沿用至今。


过竹桥后,刘宽等又往北走两三百步,便到了一座看着占地面积不小的府邸前。


府邸大门敞开着,已有一队亲军将士在外面“站岗”。


赵有上前出示了腰牌,然后道:“骑在黑马上的这位便是刘公子。”


为首的将官当即向刘宽抱拳,道:“亲军都尉府下天策卫小旗官吕虎见过刘公子!”


刘宽抱拳还礼,“吕小旗有礼了。”


赵有、王广岳都感到诧异,没想到刘宽丝毫不因为吕虎只是个小旗而怠慢,而是如之前对待他们一般彬彬有礼。


再联系到刘宽是随“仙桥”而来的谪仙人之传闻,几人都不禁对刘宽产生了些许敬佩之情。


待留宽进入府邸,过了廊门,正在里面指挥仆人们忙活的赵成也闻讯迎来。


“没想到刘公子来得如此快,这府邸还有一大半房间没清理好呢。”


刘宽道,“无妨,反正我目前就一个人,住不了几间房。对了,我看这府邸着实不小,赵···中官可知其占地多少?又有几座院落、多少房间?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