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我转投刘备,老曹你哭什么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四十六章 膨胀的吕布,混淆视听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却说吕布这边,自从回到城内之后,他就让韩暹、杨奉也驻扎城外。


二人合计兵马,足有一万五千人之多。


加上他本部城内数千,俘虏的七八千人,合计两万七千余,一时兵力暴增。


再加上他原本分散各处的兵马,竟足有五六万之多!


兵力的增加,让吕布信心暴增。


而后清点钱粮收获,发现此次收获兵甲无数,粮草十数万石,钱财更是数不胜数,足有上亿之巨!


因是袁术一路劫掠前来,几乎将下邳南方郡县劫掠一空,这才凑出如此巨大的财富。


要是其他诸侯,不知该多头疼对自己治下的损害。


可吕布何人也!


即便袁术不抢,他要是没钱粮,他自己都要抢。


现在入了他腰包,让他再拿出来救济百姓,想都别想。


可问题就在此处,他因之前失言,应了刘备平分,现在这些钱粮理论上都有刘备一半。


现在韩暹和杨奉来了,他不得奖赏一下?


这一分下来,他还能剩个什么?


一想到这里,他就想扇自己巴掌,自己应什么不好,非要应下此事?


由是宴会还未开始,吕布就是一脸愁绪,想找人商量,却发现无人可询。


陈氏父子虽有谋略,却与刘备交好,肯定心向刘备。


唯独一个陈宫可用,却还阳奉阴违,屡次犯禁。


思来想去,他寻来了许汜问计。


许汜其人,乃是兖州名士,有国士之名,与王楷、陈宫、张邈等交好。


可此人虽然有名,却比不上陈宫等人。


只见其人身高七尺左右,形貌颇为儒雅,此时听闻吕布忧愁之事,他便抚须笑道:


“将军何忧也!我有一计,可保将军再取钱粮!”


吕布闻此,顿时大喜道:


“先生有何计教我?”


许汜见状,自是负手迈步道:


“我思将军之虑,无非两者,一者,刘备寸功未立,却要分取半数钱粮,二者,明明是我军钱粮,还要分与韩暹、杨奉等人!”


“究其根本,在于钱粮不足!”


“故我军不妨趁机南下,杀入淮南之地劫掠!”


“现在袁术军虽败,袁术却不知此事,必无防备。”


“我军新胜,士气大增,正可一战!”


“如此行事,一则我军可借两家之力,增我军钱粮;二则,可以此为由,扣押这些粮草,让两家自行夺取。”


“若两家取钱粮够多,将军自可与之,若两家劫掠不够,将军也有缘由责难!”


“吾料刘备以仁义著称,当不愿劫掠百姓,若他离去,将军也可以此为由,与他些许粮草,打发他去便是!”


吕布一听这个计策,心说这我在行啊!


要说攻城略地他可能打不下,但要劫掠百姓,他有经验。


至于刘备若真不愿,那就不怪自己了!


一时间,他连连点头道:


“先生此计可也,吾当如此行事!”


他自是将当日承诺的助刘备夺取相县抛在脑后,许汜却趁机道:


“将军若要南下,非得智谋之士辅佐。”


“陈氏父子不堪一用,须得将公台请来!”


见许汜帮陈宫求情,吕布顿时不悦道:


“此人阻我援军,罪不可赦,岂能因此纵之?”


许汜闻言,便笑道:


“将军须知,公台非为自己图谋,而为将军大业考虑!”


“刘备此来,并无大用,却要分取钱粮兵马,可见其心不良。”


“如此观之,公台当日之言并无错漏!”


“虽说公台言语是有不当,可将军未必便真知其心如何。”


吕布听着这话,思来想去,觉得也有几分道理。


心想刘备这小子确实不地道。


我请你来帮忙,帮就帮了,吃顿饭道个谢就得了,你怎么好意思要钱呢!


难道忘了昔日辕门射戟之恩?


自己当时要钱了么?


是要了!可那是袁术的!


也没要你刘备!


凭什么现在来找我要钱!


他是越想越不得劲,可想着陈宫这事虽没错,却是背着他干,这眼里还有他这么主公么?


想到此地,他眉头紧皱道:


“先生所言不无道理,且待我思虑几日!”


许汜见吕布松口,就知吕布已经被他说服,当即不再劝解,拱手退去。


而许汜离去之后,吕布又想了想,觉得现在自己安全有些难以保证。


虽说他俘虏了不少兵马入城,可终究不能直接上战场。


算起来,他城内就几千人,而周围刘备并上杨奉等人,足有两万人之多。


要是联合一起倒戈,那他小命难保!


想到此处,他便亲自手书,传令在外驻防的高顺、张辽等将速速返回,以增强他实力,好驾驭两家兵马。


做完一切,吕布方才安心了不少,静待夜间宴会。


转眼就来到了夜间,吕布亲自设宴,邀请刘备、杨奉等人赴宴。


宴会之上,绝口不提分钱之事,只是拉着众人饮酒。


韩暹、杨奉二人还好,一心跟着吕布混,刘备却记着秦瑱的吩咐,起身道:


“当今天下袁氏篡逆,亏得温侯之功,我等得此大胜,诸位当与我共贺温侯之功!”


杨奉等人一听,自是纷纷举杯敬酒,吕布听得一阵舒爽,也举杯笑道:


“全赖诸公相助,方得此胜,我等共饮此杯!”


说完他就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