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我转投刘备,老曹你哭什么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三十四章 陈氏之谋,惆怅的老曹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曹操闻之,筷子停了下来,疑惑道:


“洛阳才多少兵马,如何能收服关中?”


一听这话,荀彧便笑道:


“主公难道忘了,去年我军迎回天子之际,军师,不,子瑄便谏言以难民施行军屯,我军洛阳所部皆是半兵半农,经得去年接济,今年已可自给自足。”


“只需待得今年秋收,明年便有进军之力,且不须我军主力之助.”


他这话本来是笑着说的,可说到一半就说不下去。


因为老曹已经放下了筷子,一副意兴阑珊的模样。


荀彧见之,只得叹道:


“主公又思子瑄矣!”


曹操闻言,也不掩饰,看着桌上饭菜,叹息道:


“如何能不思之?子瑄虽去,却仍在助我!”


“光是这一屯田理民一项,不知省去多少功夫!”


“若非子瑄军政,我军又如何可以不断征战?”


他不知道历史大势,但他知道,如果没有秦瑱的话,他现在的状况一定很差,那里还有心情在这里吃饭!


如此想着,老曹就看向了郭嘉问道:


“奉孝,不知可曾探到子瑄踪迹?”


面对老曹问话,郭嘉摇头道:


“并未探到子瑄踪迹,还请主公恕罪!”


曹操闻之,再度一叹道:


“奉孝何罪之有,你只接任数月不到,有如今之效,已经足矣,便有过错,也是吾之过错!”


有些人真的只有失去了才知道多重要。


不说别的,秦瑱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他们军中每个地方。


就从今天的谈话来说,屯田是秦瑱最先提出的。


远在他刚击败黄巾之时,秦瑱就建议屯田,并推荐任峻、枣祗负责此事。


由于屯田,他才有今日兵精粮足。


又是秦瑱提前预测了关中旱灾,成功给他救下了大量难民填充洛阳。


这才有了他现在洛阳的大好形势。


就连郭嘉现在负责的情报机构,都是秦瑱一手建立!


即便郭嘉才智过人,短时间也玩不转秦瑱的情报体系。


如果可以,他是真想把秦瑱忘掉,可他忘不掉啊!


每每想到自己之前对秦瑱的态度,他就想给自己一巴掌。


自己怎么就飘了呢!


怎么就觉得没有秦瑱也行呢!


不就是自己错误多了一点么,认了就是了!


这该死的自尊心!


故而现在老曹没有其他想法了,就是先找到秦瑱,他要钱给钱,要人给人!


正好秦瑱还没儿子,把自己女儿塞过去当小妾都行,只要秦瑱能回来就好!


如此想着,曹操抬头看向了郭嘉道:


“奉孝啊,虽说寻找子瑄犹如大海捞针。”


“然则还望奉孝多多费心。”


“不过若是这次寻到踪迹,且先不惊动,须得告知于我!”


“我欠子瑄多矣,必当亲自上门认错!”


郭嘉一听,忙点头应诺:


“主公放心,在下一旦知晓子瑄消息,必定告知主公!”


不仅曹操想秦瑱回来,他也想!


他本来就洒脱成性,现在接手这个情报组织,就觉头疼非常。


秦瑱要是回来,他非得把这些工作甩回去不成!


而荀彧看着曹操神色,心中不由有些犹豫。


其实对于秦瑱的踪迹,他好歹知道一些。


毕竟秦瑱离去之前,徐庶就说要投刘备,那秦瑱也有可能投入刘备麾下。


但现在问题在于,刘备和曹操关系不错,又都是一心匡扶汉室的人物,他不想因此让二人生怨。


再者,秦瑱离去之前如此坦荡,就是因为相信他荀彧的人品。


他现在要是告诉曹操,那就是对秦瑱不义。


可就这样闷着不说,看着老曹这样,他也难受。


而且秦瑱若是投靠刘备,对他们也不是什么好消息。


故此,他一时间也是陷入了两难之中。


不过终究还是国事为大,想了一会儿,荀彧上前一步,正欲拱手,却见一小吏快步行来道:


“曹公,吕布使者陈登至!”


这么一打岔,荀彧没有说话,郭嘉却喜道:


“主公,陈元龙乃徐州名士,有济世之才,不可怠慢!”


曹操一听,也是点头笑道:


“早就听闻陈元龙之名,恨不得一见,今日即来,该当迎之!”


说罢,就欢喜的下了床榻,穿上鞋子,准备出门。


可临行到门口,却回头道:


“文若方才似若有话要讲?”


见曹操脸上露出笑容,荀彧便摇头笑道:


“无甚大事,曹公当以人才为重!”


“是当以人才为重!”


曹操笑了起来,这才迈步行出。


郭嘉见状,急忙跟上,又对荀彧道:


“文若快快一路前去!”


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,荀彧不由一叹:


“天下奇才何其多也?独缺秦子瑄一人?”


或许现在这个局势,才是最好的安排也说不定,他又何必强求?


想着,他也跟上了曹操脚步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