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:我转投刘备,老曹你哭什么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章 贾诩:此人若在,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他明知我军要反,却一言不发,只是悄悄将此事告知曹操,便是存心要让曹操除掉将军以为后快!”


“若非曹操不听,你我哪里还有机会在此谋划?”


“此人不像荀彧,年纪轻轻,心狠手辣,不动则已,一动就是杀招,根本不给翻身的机会!”


“若此人还在营中,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!”


听着贾诩的话语,张绣不由开始想像。


顿时身子一颤,亦是后怕道:


“若真如先生此言,那此人离曹操而去,对我军来说倒是好事了!”


“是好事,至少现在不是坏事!”


贾诩点了点头,眼中又多了一丝担忧。


秦瑱离去对于他们现在来说,确实是好事!


可以后呢?秦瑱早晚会卷土重来。


这个人就如其名‘瑱’一般,乃冠冕之玉,谁可得之,便可冠冕加身,称霸天下!


曹操不能善用,早晚有人能善用!


而善用秦瑱之人,将会比曹操更恐怖,更难对付。


到了那个时候,对他们可就未必是好事了!


......


“啊切!”


与此同时,宛城西北方向夕阳聚。


自离了曹营之后,秦瑱与徐庶一路骑马前行,不到两个时辰已经行出了四五十里。


眼见出了曹军哨骑范围,二人便放慢了速度。


忽然一阵寒风吹来,秦瑱打了一个喷嚏,便缩了缩身子。


徐庶见状,不由奇道:


“子瑄莫非有感风寒?”


“此地往西便是夕阳聚,不妨休息一夜再行北上如何?”


听着这话,秦瑱摇了摇头道:


“哪有那么娇气,元直当我等出外郊游不成?如今奔命而出,哪有时间休息!”


“且先行至博望再说!”


徐庶听之,眉头一皱道:


“子瑄之意,莫非是怕曹操派兵追杀我等?”


“非惧曹操也!”


秦瑱摇了摇头道:


“曹操虽然恶我,念及旧情,必不加害!”


“只是军中除了曹操,尚有荀文若随军!”


“此人历来以大局为重,见我不在,必然生疑,知我离去,必来追赶。”


“我与文若交情不浅,若他前来追赶,不便辞也!”


徐庶一听,理解的点了点头,苦笑道:


“子瑄此去,可真是困难重重啊!”


“不像庶,孤家寡人,了无牵挂,来去自由!”


“你是自由,日后自有你的苦处!”


秦瑱看着徐庶道:


“我若猜的不错,此去小沛,你必定出仕刘备!”


“如今他将不过关张,又无兵马钱粮,你准备如何辅佐他成就大业?”


徐庶听着,不由皱眉道:


“子瑄又不是不知道,排兵布阵,决胜两军之间我在行,若是经略全局,天下谁能与你比肩?”


“听子瑄之意,莫非此去不是欲投刘使君?”


“这是自然,如今的刘备尚不可投!”


秦瑱一脸正色道:


“依我观之,他有三大弱点,若不改之,难成大事!”


“我此番前去,只是随你考察。”


“若他能改,投之并无不可,若他不改,我就南下江东,改投孙策!”


“刘使君有三大弱点?”


徐庶闻言一愣,随之笑道:


“无非就是你所言之缺兵少将罢了!”


“元直此言不对,我言之弱点,非是外在,而在其身!”


秦瑱悠悠道:


“缺兵少将,自可招兵买马!”


“钱粮短缺,亦非什么难事!”


“若其本性如此,便是想改也难。”


“刘备若不能更正,此生便只能称枭雄,断难成就大业!”


他这一番话,直接给徐庶说蒙了,徐庶忙道:


“子瑄不妨详细说说,愿闻其详!”


秦瑱闻言,正欲给徐庶解惑,却听身后一阵马蹄声疾驰,而后就听荀彧高呼道:


“前方可是秦子瑄与徐元直?”


“荀文若在此,敢请一见!”


一听这话,秦瑱就看向了徐庶摊了摊手,


“你看,这不就来了?”


徐庶亦是看向荀彧,眉头一皱。


秦瑱这张嘴真是开光了,说什么就来什么!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