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父耶和华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章 经中的地缘政治学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至于他们是如何做到能成功在地下汇合,这就更叫人疑惑不解了。


而到了十字军时代,开挖水井与更多蓄水池,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

等到盖里斯带人主政耶路撒冷的时候,供水则走向了一个更加被看重的地步,毕竟这事关公共卫生安全。


因此,一个计划,在一年前被提上议程——水塔供水系统。


水塔供水系统,早在先前提尔临时首都的时期,就已经被落实过。


但耶路撒冷作为王都,反而比较迟缓。


这是一是因为提尔作为港口,流动资金更多,相对容易集资的缘故。


再加上耶路撒冷城前后两次攻城,纵然萨拉丁并未大规模破坏城市,可流失的人口,短时间内也不会那么轻松回流。


在人口密度不多的情况下,旧有的供水设施自然能够满足民众生活所需。


但随着这些年长久的和平到来,人口总数在不断回流上涨,再加上大批量停留在此的朝圣者,圣城中及城墙外的总计人数,已经快要突破五万。


自然就颇有些承受不住。


受某人的影响,在一些重大的活动完工后,王国也会去举办一些仪式,进行庆祝,并邀请报社的人记录当时的景象,也就是所谓的剪彩。


今天,在这个新历元年的夏至日,数以千计的人,聚集在城中的广场,在他们的身后,耸立在居民区中的,便是一座高约8米的水塔。


也正是在人群的欢呼与庆祝中,伊莎贝拉在一旁耶路撒冷市政官员的簇拥下走上高台,向广场上的许多人,不论是法兰克人、阿拉伯人、又或者是希腊人挥手致意。


也就在她准备开始演讲的时候,一个身影被她余光敏锐的捕捉到,当即朝那边看去。


而后果不其然,那个阔别许久的男人,朝她招了招手,在她期待的目光中,从人群里挤了过来。


当大家不清楚发生什么的时候,便见到一个许多人都认识的男人,出现在高台边缘。


与先前伊莎贝拉亮相时的欢呼不同,大家不约而同的有些沉寂。


但随着一声:“大家,好久不见。”


如浪潮一般,在这个炎炎夏日里,开水沸腾了一般。


仿若实质的声音,从四面八方涌来,汇出相同含义的词。


“先知!”


这并非是某一教派的先知,而是耶路撒冷这座城里所有人,便是不少朝圣者也心甘情愿承认的先知。


而后,盖里斯压了压手,示意大家安静。


仿若魔法一般,伴随着盖里斯的动作,这数以千计的人低下自己的声音,场面上只剩下呼吸。


“诸位,我在这里是要告诉大家,经书中的又一处预言要实现了。”


“那经文中写着,埃及人将因受欺压哀求吾父,于是吾父差遣一位救主作护卫者,拯救他们!”


“在那日,埃及人要重新认识吾父,献牲祭和素祭敬拜他,并向祂许愿还愿。”


“我必击打埃及,既击打、又医治,使他们就回转归向真信,也必应允他们的祷告,医治他们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