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父耶和华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6章 遗诏!遗诏!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鲍德温说自己习惯了,巴利安其实是能理解的。


与鲍德温相比,这个世界上或许99%的人都是虫豸。


鲍德温的父亲是阿莫里一世,安茹富尔克的次子。


母亲说是出身名门,她的父亲乃埃德萨伯国之主,但于1144年埃德萨城破……


因为埃德萨世系与耶路撒冷世系之间的亲缘关系,鲍德温父母之间的婚姻被视为近亲结婚。


基于这个理由,加之耶路撒冷王国担心埃德萨伯国失地贵族的政治影响。


王国围绕鲍德温母亲的婚姻争执了许久。


最终、至死,鲍德温母亲都未曾是王后,以至于他都被视为“出身卑微”。


甚至还需要人作保,才使得鲍德温的身份合法化,而没有被视为私生子。


而这样的出生,却只是鲍德温苦难一生微不足道的开始。


由于母亲的问题,鲍德温并非是亲母养育长大。


九岁的时候年幼王子便被诊断出麻风病,这是的一种慢性传染病,主要经由飞沫传染,但传染性并不强,却在这个时代无药可治。


患病的麻风王,开始失去痛觉,皮肤溃烂,失去生育能力……


青少年时期的鲍德温早熟、坚定,面对疾病也保持乐观。


他的相貌、体格、走路和表达方式都与父亲相似、学东西很快,但说话结巴。


那时候鲍德温喜欢听故事和历史课。提尔的威廉称赞他记忆力极佳,说他不会忘记别人对他的好意或轻视。


再之后13岁的病人登基加冕,16岁大胜萨拉丁,18岁被萨拉丁大胜……


王国在无休止的战乱冲突中,勉力支撑着。


年轻的君王,在24岁时便逝世,留下一个派系对立、千疮百孔的王国。


鲍德温很伟大吗?


并不、就连蒙吉萨,也更依赖于雷纳德的敏锐战术嗅觉,而非鲍德温。


他只是一位传奇。


以惊人的人格魅力,维护了这个狭小王国的统一,顶着病痛,亲自走上战场,鼓舞所有人的士气……


对于一个病人,还能有什么要求呢?


至少巴利安不会去苛求这个年轻人。


“当时雅各渡口的时候,他们就这样,在我赶回耶路撒冷的时候,这些贵族们、领主们。”


“他们在争吵,在歇斯底里,他们见我败了,便想投降,却又舍不得利益,因此彼此推诿,想要说自己并没有错……”


“我训斥了他们,告诉他们这一切都没什么,天塌不下来,那天也不是王国的末日。”


“我与萨拉丁停战了两年,然后又胜了。”


巴利安露出一个微笑,鲍德温说的这些他都知道。


在巴利安听着鲍德温聊那些过往事的时候,他很开心,因为这都会让他想到从前。


而另外一边,经过一系列的纷争后,阿梅里站起身,大声说出了自己的要求。


“遗诏!遗诏!”


“现如今王位纷争,派系争斗,彼此攻讦不断,当再起遗诏!遵先王旨意,让欧罗巴四大君主裁断!”


阿梅里的这番话一说出,场面上众多贵族,不分彼此都沉默起来。


巴利安还有鲍德温都一齐露出讥讽的笑容。


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说,依赖于血统和家族内部的长幼顺序来确定继承人,毋庸置疑是在抽奖。


这么干的结果,对于耶路撒冷王国而言,便是让一个麻风病人以及一个儿童成为了国王。


耶路撒冷可不是什么和平的国度,这是一片水深火热,战乱未曾止息的地盘。


麻风王在在离世之前,便已经认定居伊是个虫豸,基于国家本身的存亡,他留下遗诏,希望能够让欧罗巴的四大君主,也就是:英格兰、法兰西、德意志、教皇国的君主提议王位继承人。


这么干的好处,不在于选出真正的人才,而是希望能够加深与欧洲的联系,从而获取更多的援军。


可怎么说呢?三年半前,阿梅里,就是他,王国的元帅,公然宣称历史文件没有现实意义。


他们派系,关闭了耶路撒冷的城门,给西比拉加冕,而后西比拉又毁约并给居伊加冕。


从那一刻开始,王国的分裂,就已经板上钉钉。


而如今,王位再度纷争,阿梅里却又拿出遗诏来搪塞。


食言而肥、覆水能收,其不要脸的程度,在在场众多贵族中,都堪称一绝。


“习惯了,当年他们就是这样的。”


巴利安仿佛又一次听到这句话。


病重的他不适合加入这样的纷争,只是冷眼旁观。


而一旁的伊莎贝拉这方的人中,有人拎不清关系,居然顺着阿梅里的话,往下问了一句。


“现如今,时间急迫,哪有机会去等几个月,让欧洲的君主们派出使节?”


又是当初的话,被重复了一次,当时正是这样的理由,让一部分贵族被说服,只不过这一次双方互换角色了。


但没来由的,巴利安好似又听见一句话:“说话的这人,背叛了你,他被收买了。”


确实,在这种关头上,任何顺着对方提议往后讨论可行性的方式方法,无异于自投罗网,因为这正是对方所想听到的。


果不其然,阿梅里并没有说很多话,只是略微让了一下身子,让他身后的一个人站了出来。


这个人,在场的贵族都不怎么熟悉,大家至少清楚一点,对方是“狮心”查理派驻到提尔的联络官。


“看,这就是早有准备……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