吾父耶和华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8章 你答应过我,是要结婚的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如果说盖里斯抵达天国需要一架梯子,那么“太平教团”便是那架梯子。


梯子就是梯子,坏了可以换一架、不好用了可以去改进,梯子本身并不是目的,而只是一种手段。


伊莎贝拉沉思了许久,她都未直接回答盖里斯,实在是这个问题有些过于宽泛了。


“拿伊斯兰教来说,每日五次礼拜和艰苦的戒斋等奉献性教规,其实就是一种规训,让信徒产生使命感,从而对宗教的认同愈发虔诚。”


“在这个过程里,愈奉献、愈狂热,是一种特殊的沉没成本效应。”


“不论是伊斯兰教也好、还是天主教,他们都已经在圣地这片土地上,注入太多心血,不会轻易罢手。”


听到这里的时候,伊莎贝拉意识到盖里斯想聊些什么了,于是便反问道:“你是说,对于宗教而言越是成功、牺牲越大,就越难以接受失败,会不断的去斗争?”


“是的、在过去的几百年时间里,伊斯兰教取得了在传教上,取得了巨大成功,从一个阿拉伯半岛的地区信仰,波及到世界尽头。”


“而天主教,则是在第一次十字军运动中,牺牲了超过十万人的性命,付出了难以计量的代价,才夺回了耶路撒冷,换取了对地中海东岸的控制。”


“这同样是宗教意义上的绝对胜利,同时巴勒斯坦的商贸便利,又给欧洲本土带去了绝佳的经济收益。”


与西欧本土的情况不同,东地中海大量的城市,促使着他们能够产出大量的精良手工业商品,这些手工业商品还有不少的奢侈品,都是西欧所匮乏的。


其中就比如白糖、丝绸、香水、肥皂等。


将这些商品运往欧洲,就意味着是数倍的收益。


意大利城邦们,如威尼斯那样的强大共和国,纵然已经相当世俗的了,却也都彰显出了自己的宗教狂热。


正因如此,昔日的成功,反而促使着天主教世界下定决心来加大筹码继续下注,从而夺回他们所失去的。


一次又一次的十字军运动,对于尝过甜头的欧洲人而言,是不会轻易结束的。


耶路撒冷并非一个正常的国家,非要说的话,耶路撒冷王国其实是西欧在中世纪里的一次殖民尝试。


将欧洲的无地人口向黎凡特地区倾泻,以夺取当地产出为主要目的。


这虽然并非后世英国那种模式的殖民方式。但十字军诸国的殖民属性从其统称就可以看出来。


欧洲的天主教徒们,将十字军诸国统称为——海外。


“欧洲的十字军狂热,不是轻而易举能解决的,他们是有着宗教与经济的双重驱动。”


“得到的利益越多,越让人相信自己得神庇护。”


“因此,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,其实也势必需要从宗教层次入手。”


“现如今,第三次十字军正在兴起,并非一个插手的好时机,但早晚、当教团浮出水面的时候,一次宗教合流是必须进行的。”


“到那时,我会去罗马、去麦加、去君士坦丁堡……”


如此说着,盖里斯拍了拍书桌上,一本正在试图做旧的书,这本书其实也就正是《巴拿巴福音》。


当盖里斯说自己未来要远行的时候,伊莎贝拉的眼睛有些湿润起来,从背后搂住了盖里斯。


“无论如何,你答应过我,是要结婚的。”


盖里斯僵住了,但许久沉默后,还是再度点了点头,转过身与伊莎贝拉拥吻起来。


在夜色里、二人跨过那一条界限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