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嘉靖:从长生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五章 大义灭亲,半城徐家!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圈禁?


圈就圈了吧,老父年迈,平日里也不怎么出门。


“高拱。”


朱厚熜慢慢转过头,望向站在条案前的高拱:“张家在江陵的一切,由户部清点归入国库。”


“是。”高拱这一声回答中充满了无奈。


“严世蕃,荆州府知府赵谦,就由你的吏部重新考察,若有猫腻,一律重处。”


“是!”严世蕃这一声回答中充满了激动,似乎又透着些许得意。


张家的事了了,那徐家的呢?


那第二张账纸中,江陵张家只是小贪,或者说,还没来得及大贪,而淞江府徐家,却是传承已久的大贪特贪。


利用各种手段巧取豪夺百姓田地,兼并土地,该怎么解释?


一如张居正那样不知?


同样的理由,第一个是天才,第二个是蠢才。


徐阶跪在原地,却有种坐蜡的感觉,被龙目望着,前心后襟都湿透了。


“皇上,徐阁老不好说,我来说几句吧。”打破沉默的竟然是站在首位的严嵩。


数年的上下级默契,徐阶知道严嵩这时候绝不是落井下石才开的口,不由得投来了感激的目光。


“说。”


“少湖,买诸地百姓田地的银子,如数于百姓结了,百姓苦劳,就指着地吃饭了,可不能再拖了。”


严嵩面向徐阶,既是训斥又是开脱道。


与地方官府勾结巧夺百姓田地的事,一言变成了拖欠百姓买田银。


“是。”徐阶立声道。


严嵩没有在意徐阶的感激,继续道:“我大明朝百姓之力,一人不过能种十亩田地,良田也好,桑田也罢,凡徐家之人,一人留十亩田地,余则尽数由肃卿(高拱,字肃卿)清点归入国库。”


徐阶顿时难受了。


徐家的田地,不说遍及大明朝两京一十三省,但江南诸省,省省有良田,全部统计下来,怕是能比得上半个淞江府之田。


那可是几十万亩地。


而徐家族人,上至八十老叟,下到初生之婴儿,也才百八十号人。


一人十亩地,加一块也不到一千亩地,连往年的零头都不到,够谁吃的?


“阁老,我和家族名下的田地,大多是诚实经营,勤勉致富所得,是族产,也是祖产,非是我能一言而决的。”


徐阶没有再应声,言语间,显示出硬气,也显示出了智慧。


不能因徐家在嘉靖三十九年的所作所为,就全盘否认徐家多年的经营和勤勉。


生死已悬于一线,还有空多讨要田地?


严嵩对徐阶的心大佩服不已,毫不留情道:“原来如此,那就让户部、刑部、大理寺、都察院、锦衣卫、东厂去淞江府走一趟,看看有多少田地是徐家诚实经营,勤勉致富所得,徐家人该得多少地,朝廷一分一厘不会多占,而那些巧取豪夺百姓田地的人,朝廷律法一样不能轻饶,少湖,你觉得如何?”


户部、刑部、大理寺、都察院、锦衣卫、东厂,这样的阵容驾临淞江府,哪怕徐家没有问题都能查出问题,何况徐家人人屁股都不干净?


徐阶连忙答道:“徐家愿遵阁老之命。”


“少湖,你是嘉靖三十一年入阁的吧?”


“劳阁老记得,的确如此。”


“这么多年,徐家种了这么多地,难以全计非法所得,就以张居正的江陵张家百万雪花银为例,淞江府徐家拿出从嘉靖三十一年到嘉靖三十九年的银子如何?”


“九百万两纹银?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