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万寿帝君修仙了!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九章 砧板之鱼,掌中之物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严府。


书房里。


“这些畜生!”严世蕃背着手,走来走去,嘴里不停的咒骂着。


“好,好啊,好的很!”


“端老子的碗,砸老子的锅!”


“哈啊!搅吧搅吧,就让这些畜生搅吧!把大明亡了,老子无非陪着他们一起玩命就是。”


“我倒想看看,他们能不能一手把这大明朝的天给遮了!”


严嵩这次没有昏睡过去。


抬头撇了眼状若癫狂,疯疯癫癫,胡言乱语的儿子,又默默低了下头,看向手里拿着的,今日陛下说的《东谷赘言》下卷。


目光低垂着,眼底却有莫名之色浮动。


面前,严世蕃走来走去,喋喋不休的咒骂着,似乎丝毫影响不到他一点。


“爹!”见老爹还是这一副雷打不动的模样,严世蕃焦急的用手背拍打着手心。


“堂堂内阁首辅,让人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摆了一道,您老就没什么想说的?”


闻言,严嵩抬头看向严世蕃,“我没你那体力和精力,骂不起劲。”


“你!”听着这话,严世蕃当场噎住,而后恨恨的一甩袖子,怒声道:


“什么时候,我严家让人给欺负成这样了!”


“还有皇上!”严世蕃说着,情绪激动的指着头顶,“他是忘了我严家立下的汗马功劳了吗?就算没有功劳,也有苦劳吧!”


“可我就不明白了,为什么干的最多的是我严家,到头来受委屈的却是我们?”


“皇上他……”


“严世蕃!”


严世蕃还要说什么,却被严嵩一声爆喝打断,“不要说皇上的不是!”


“爹,难道我发两句牢骚都不行了?”严世蕃弯着腰,瞪着老爹,“非要把人憋死?”


严嵩放下手里的书,缓声开口。


“原本我是要借着‘改稻为桑’赚一笔钱,用这笔钱,去填补吏部和户部的亏空。”


“只要这事成了,那么皇上就会知道,我严家可以继续为他遮风挡雨。”


“但皇上显然对东南的一应事务,掌握详细。”


“我严家做的所有事,他都清楚。”


“改稻为桑这条国策,确实利国利民。


我并不是无的放矢,如果按照皇上所言,大明的国库迟早会充盈起来,如果步子太快,就会导致国策变成恶政。”


“提出改稻为桑之初,我最担心的是裕王为首的清流一脉。”


“他们想要让我严家倒台,就会想尽一切办法,破坏这条国策,让亏空补不上。”


“他们肯定会在这事上动手脚,搞破坏。”


“一旦亏空补不了,皇上无解之下,就不得不拿自己的钱来救国!那时,我严家对皇上来说,就是无用了,严家自然也就倒台了。”


“只是,让我没有想到的是,陛下会三言两语的就将国策用七条辅策牵制,定调。”


听到老爹这么说,严世蕃终于恍然。


知道其中利弊后,一时间,他心底也不由的慌了。


“爹,您的意思是,陛下也不让我补亏空?是要我严家倒台?陛下要对我们动手?!”


如此分析下来,可不就是吗?


一旦亏空暴雷,严家就彻底完了!


“一开始,我也是这么想的,”严嵩颤颤巍巍的起身,严世蕃赶紧搀扶,“但今天,陛下接受了我们的好意,收下了清风。”


“这可以看做是在安慰我们。”


“那有没有可能是先安抚我们,然后……”严世蕃向严嵩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。


严嵩推开窗户,看着漫天大雪,然后撇头看向儿子,“严家没了还有清流,朝廷也不会乱,皇上要杀我们,用得着这么麻烦吗?”


“那皇上究竟什么意思?”


“砧板之鱼,掌中之物,”严嵩望着大雪,轻叹一声,“等吧,结果很快就会出来,只要皇上还用得到我们,自会指出生路的。”


还有句话,严嵩没有说出来,“到了那时,皇上真正的目的,也就知道了。”


“……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