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唐:重生李承乾,开局谋反审问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八十三章氏族门阀的密谋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“要是有不服从者,你们按军规处置。”


李承乾早就对这些门阀动了杀心,不杀的话,你想要让他们从那位置主动滚下来,显然是不可能的。


“殿下放心,末将必不负所望!”


刘仁轨挺直了腰杆。


“裴校尉,你令军士传令而去,令两河流域的战船做好协调,待全部装满粮食物资之后,陆续前往莱州,卸完粮草,再沿海岸返回装运粮草,务必保证大军的后勤。”


刘仁轨下达了他代总指挥的第一条命令。


水军,在李世民的战略意图之中,本来就不是主力军,而是后勤部队。


大运河贯穿南北,使得全国粮草都能通过水路调动,节约了很大成本。


不然十万人的大军,后勤保障就必须要有五十万人来进行运输,不然补给难以供养。


古时,有的战役动不动就将百万大军,但是实际战斗的军士,也就一二十万,剩下的就全部是劳役民夫。


唐太宗李世民的战略虽好,但是让泥腿子张亮担任水军行军总管,那就是一个错误。


水军的作用完全就没有发挥出来,致使最后撤军之时,饿死和冻死几万唐军。


张亮就是罪魁祸首,但是事后,李世民却又不好就此追究张亮的罪,因为张亮是他提拔上去的,他有用人不察之过。


不过李世民心中已经暗暗记下张亮,为其后面谋反案埋下了伏笔。


果断的被李世民腰斩于了西市。


刘仁轨纵观全局,也是发现了水军的作用,并不是在于战斗,而是侧重于后勤保障。


李承乾见状,便点了点头,在史记之上,能留下名字的人物,果真不是泛泛之辈。


李承乾退出了出去,他并不懂这些战术性,而且他也没有打算成为像李二那种,上马可以平乾坤,下马可以治天下的君王。


他也没有这方面的天赋。


“这几张信封交分别交于李勣和李道宗,让他们在行动之前拆开。”


李承乾从桌面之上,拿出了几封信件,交给了李德謇,让其交给兵卒前往。


“殿下,要不要出去散心看看吧!”


程处默在一边说道。


李承乾也是出了船舱,但入目的还是滚滚无尽的河水,看多了也就觉得壮观了。


放眼看去,不见两岸之景,这里太辽阔了。


“殿下,你看那里!”


程处默笑了笑,顺着程处默所指的方向看去。


“孙若诗!”


在船层的下方,有几个身着太医服装的装扮,有男也有女。


大军出征,本就有军医相随。


“太医院也是为了殿下你着想,就随行派来了几位太医。”


见李承乾脸上不好看,程处默立即开口解释道。


“孙若诗是太医吗?”


李承乾没好气道,这肯定是有他们几人在暗中调配,不然他这太子的亲卫战舰之中,孙若诗是进不来的。


“这就是殿下你关注不到位了,孙神医早就是太医院的太医正从了。”


程处默轻笑道。“而且还是陛下钦点的。”


虽说医者不分男女,但是宫中还分高低贵贱。


哪怕是孙思邈入宫就诊之时,也不得免俗,于是便有了“引线诊脉”的典故。


而如今出了一个女医者,就极大的便利了女性诊断,孙若诗是被甄立言引荐入了太医院的。


“要你们多事了!”


李承乾摇了摇头,但是行军打仗太危险了。


“我们都知道殿下所担心的,但是身处大后方,是不会有危险的。”


“不说了,孙太医过来了!”


程处默知趣的就退开了。


“看不出,你还是个将军!”


孙若诗走近,面带苦笑之色,她当然知道李承乾的身份非同小可了。


“家中余荫,承蒙庇护,也不知道太医院那帮家伙是怎么想的,让你来随军出征。”


李承乾也是笑了笑,心情顿时放松了很多。


“这不能怪太医院,是太子府点名道姓要我来的,而且我也想出来看一看,爷爷说过了,学医,不能闭门造车。”


孙若诗丝毫不以为意,她更不知道,站在他面前的人,就是东宫太子。


“如此说来,还得怪东宫了!”


不用说,就是他手底下那几个校尉干的好事。


“你不想活了吗?我们这艘船就是东宫太子所乘坐的,到处都是东宫的耳目。”


孙若诗小脸一紧,小声的说道。


长安京都东坊。


崔府之中。


崔挹(yi)坐于主座之上,今日,崔府今日迎来了几位客人。


他们是杜氏的杜从则和杜敬同,因为杜楚客的缘故,他们都被罢免了官职,这反而让他们能更加随意进出长安。


崔挹则是守孝在家,其父崔仁师被李承乾逼死于皇宫之内。


“崔家主,看来陛下已经想对我们氏族门阀动手了。”杜从则寒声道,声音之中,透露着浓浓的不满之意。


崔挹是清河崔氏之人,是五姓七望之一。


而杜从则和杜敬同都是京兆杜氏,不属于五姓七望。


五姓七望他们分别是陇西李氏、赵郡李氏、博陵崔氏、清河崔氏、范阳卢氏、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。


因为是五个姓氏,分为七家,于是才有了五姓七望之称。


而在贞观年间,七家之中,除了李世民自称出自陇西李氏外。


最为厉害的当属便是清河崔氏了,因为它是李世民全力打压的氏族,但是亦不能阻止其的崛起。


崔仁师任过贞观年间的宰相过,没有李承乾的出现,他当然没有就那样死去,他之所以敢那么刚,就是因为他背后站的是整个清河崔氏。


而崔挹也是了不得,高位居于侍郎,之后其子崔湜和崔液也同为侍郎,一门三侍郎,冠绝长安,也传于后世。


要知道,这还是崔氏遭受到皇权压迫的结果。


京兆杜氏,也同样变态无比,它是属于关西六族之一。


京兆韦、杜氏、河东裴氏、柳氏、薛氏和弘农杨氏。


京兆韦杜,去天尺五,意思便是韦家和杜家的地位只低于李唐江山的李家,同时也暗喻着,杜家和韦联合,便可抗衡李氏。


而如今,杜氏又欲要和崔氏联合,其引发出来的影响,将会是震动整个朝野。


唐代的真正状况,那便是:门阀士族与皇室共治天下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