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父汉武,子不类父?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4章 什么是忠诚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今日这场授课,足以让刘据回味许久。


来的突兀,来的深刻。


说突兀,是少傅庄青翟第一次见面,便滔滔不绝,颇有种交浅言深的味道。


但其实不然。


如今的社会风气是尊师重道,老师之于学生,有崇高地位,可反过来,学生之于老师,也如亲子!


甚至。


精神的传承,与血脉的延续,两者的关系在当下这个距春秋战国不过百年的浪漫时代,前者还要更重要。


学生恭敬有加,老师便倾囊相授。


如此再看。


庄青翟的突兀也就可以理解了。


而授课内容的深刻,无非便是以‘刀’为引,看似只说借刀杀人,但最后又引申出‘名声’二字。


由浅入深,刘据受益良多。


而且,期间还点了几桩丞相的丰功伟绩,让刘据将朝局看的更清晰了几分,尤为可贵。


“少傅,请慢行。”


宫门外。


太子亲自将少傅送至此处,搀上马车。


虽然庄青翟还没到走不动道的地步,也不需要人搀扶,但刘据坚持如此。


“呵呵。”


待坐定后,庄青翟笑容和煦,轻松道:“殿下不必持礼甚恭,老夫今日所讲都是事后之言。”


“算不得多么高瞻远瞩。”


今日相见,太子虽没有前倨后恭,但事后礼节更甚却是真的。


庄青翟也清楚,是自己今日言语镇住了学生,畅快有,但并未居功。


反而主动点出其中关键。


“人总是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,老夫虚长几岁,看的多了,也就知道的多了。”


“殿下以后行事,多思多想,未尝不能堪破真相。”


刘据拱手应道:“是,弟子受教。”


见状。


庄青翟点了点头,离开前,他瞥了眼宫墙下站立的苏武,朝刘据若有所指道:


“名声一事,需日积月累,急不得,可一些小事,你也可以做一做了,有备无患。”


“嗯,那个郎官不错!”


说完。


庄青翟便吩咐一声,车夫扬鞭离去。


待对方走远,宫墙下刘据依旧按剑矗立,远远目送。


他听懂了少傅的意思。


经营名声非一日一时之功,涉及到的也不止背地里那些阴暗面,还有明面上的为人处世、心胸度量。


不过。


待人接物可以将来遇事再定。


可暗地里干脏活、背黑锅的人选,倒是可以先培养培养,庄青翟临走前暗示的很明显…


他看好苏武!


厚重巍峨的宫墙下,刘据仍旧一动不动,好似还在送别老师。


但实际上。


他的内心活动可不像城墙那般稳重,心说:


‘嘿!’


‘我好不容易招揽一位良将,纵使不像曹操对关羽那样上马金、下马银,怎么也得效仿先祖高皇帝,对韩信的解衣衣之、推食食之吧?’


‘拿苏武当刀使?’


‘大材小用!’


刘据转身回返未央宫,苏武在后亦步亦趋。


苏侍郎还不知道,自己差点走上了张汤的路子,幸好,太子早有打算。


回寝殿的路上,刘据仍盘算着。


苏武作风正派,入得朝堂,上得沙场,真诚以待,完全可托付重任。


不适合在背地里干脏活……


做这种事情,需要的是不拘于道德观念,不在乎世俗礼法,还要心狠手辣的人。


呐。


再描述多点,就和张汤一模一样了呗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