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父汉武,子不类父?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章 狼子野心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元狩元年,夏五月。


长安。


未央宫。


“殿下,还请稍待片刻……”应话的内侍微微躬身,朝里间示意了一眼。


宣室殿内,隐约能听到皇帝与人交谈的声音。


“无妨。”


刘据摆了摆手,他本就不急,既然便宜老爹在处理朝政,等会儿便等会儿。


反正他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时间。


来到这个时代不过月余,得益于刘据的身份,闲得发慌时,他也慢慢摸清了自身处境。


怎么说呢,应该是:


喜忧参半!


喜,源于今朝乃是一个豪杰辈出的时代,编撰《史记》的司马迁、推崇儒术的董仲舒、打通丝绸之路的张骞、难封的李广……等等等等,数不胜数。


而最闪耀的。


莫过于七入漠北的卫青,封狼居胥的霍去病!


能与他们同在时代浪潮中共舞,实话实说,刘据很兴奋。


当然。


两个最闪耀的帝国双壁,一个是他亲舅舅,一个是他大表哥,那便让刘据更兴奋了……


说完了喜,之后自然是忧。


正所谓成也萧何,败也萧何。


推动时代浪潮滚滚向前的那位,也就是刘据的便宜老爹,正是刘据淡淡忧伤的来源。


没啥特殊理由。


就因为他叫刘据,老爹叫刘彻!


后世被称为汉武帝的男人,确实猛地一塌糊涂,按说虎父无犬子,可父亲太‘虎’,子不一定承受得住。


始皇帝就是个前车之鉴,公子扶苏什么下场?


如果说这还是个例,那后面的李世明、朱元璋,他们的原装太子又怎么说?


都不需要细思极恐,再联想自身。


刘据的命运轨迹,就是朝着这条道一路狂奔的!


随着便宜老爹的一句‘子不类父’,父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,以至于最后引发了一场悲剧……


念及此处,刘据轻吁口气。


公子扶苏是没得救了,但他这个太子刘据,应该……不,是肯定能挽救,说不准,还能大有作为。


因为,他,已经不是以前的他了!


收拾心情,收回思绪。


刘据不再胡思乱想,静立期间,依稀听到殿内谈话的尾声。


“淮南王被举报谋反,想必确有其事,陛下,臣愿赶赴淮南国,查办此案!”


这句话罢,一道低沉浑厚的嗓音随之响起,“既如此……廷尉就走一遭吧。”


“喏!”


不多时,一位身形瘦削的大臣走出宣室殿。


看见在外候着的刘据时,对方抬了抬眉,拱手一揖,并未交谈,见礼后径自离去。


刘据也不以为意,迈步入殿。


“见过父皇,儿臣…”


他今日来此,是想出宫找霍去病,可拘礼请求的话才说一半,抬眼,便对上一双淡漠、冰冷的眸子!


这一瞬。


刘据心跳都漏了半拍,一时语塞。


御案后的那位中年人,察觉到气氛不对,也意识到来者是谁,当即调整了与臣子问对时的神态,脸色温和许多。


“来。”


刘彻拍了拍身旁,示意上前来坐,“你已经是储君,日后当有储君的样子,父皇今天就先教你一事。”


老爹情绪明显不对头,估摸着,跟之前谈论的谋反案有关,刘据识趣地规规矩矩坐在龙榻旁。


做认真倾听状。


皇帝举目眺望殿外,顿了顿,方才道:“记着,为君者,第一件事,便是喜怒不形于色。”


“臣子可以语塞,但君,永远不行,即使错了,也要说到底!”


“可记着了?”


当儿子的没法去深究这话教给一个少年郎,是不是太早熟了点,唯有应道: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