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: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九十六章 封地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苗娘子的小院。


现如今,几乎宫里、宫外,都知道赵昕已经在开始学习,或者是已经开始直接参政。


赵昕一回来,苗娘子便还调侃呢,道:“今日在都堂里,又做了些什么。”


赵昕白了苗娘子一眼,然后一副天策上将的样子,坐在了榻上。


紧接着……


他爹爹后续这才赶到,刚进屋,便听到赵昕道:“若使现如今,爹爹驾崩了……”


赵祯:“……”


然而赵昕还接着说,“此时我年少继位。”


“再发生这么一件‘虎翼卒王伦叛于沂州’的事件,那我现如今,按照此前祖宗留下来的,皇子只能侍膳问安的家法。”


“便只能是依赖此前根本不熟的宰执而已。”


“如此,这东汉年间,为何刚刚继位的汉朝皇帝总是被权臣、外戚操弄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”


“甚至……就连是爹爹你刚刚继位的那会,想必也是如此吧。”


赵祯则是只听见了第一句。


道:“最兴来你方才说什么?若使现如今,你爹爹我驾崩了?”


赵昕便仰头问道:“不对吗?”


赵祯便把他抱了起来,然后脱了裤子,一顿打。一边打,一边还道:“什么若使现如今,你爹爹我驾崩了,你爹爹我还没驾崩呢!”


赵昕便道:“我就是发表一下感慨而已,又不是真的说你驾崩了。”


“可见这单单只是侍膳问安的制度,到底有多么地不合理。”


“爹爹你都是个大人了,继位后,估计还都是战战兢兢的。”


“那若是像我这样的小孩子继位,恐怕就更不知道,这接下来应该怎么做了。”


“甚至不用恐怕,我方才一时间,还真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做。”


“只知放眼朝堂之外,我是一个人也不认识,什么也不知道。”


“若是爹爹你不幸驾崩了,那我大概只能是先喊老师替我监国十年,把老师给弄成大权臣,然后十年后,我才有可能亲政。”


赵祯也是道:“这自古以来,不都是这样的吗?”


“难不成,伱才五岁,就让你亲政?”


赵昕此时想了想,“唔……你好像说得也对!”


“不过我是最兴来!不能以其他人的情况视之。”


“今日,我承认,在面对‘虎翼卒王伦叛于沂州’之事时,这一时间,我确实不知道该找谁去解决。”


“虽说最后,我让章得象跟老师,都说了该怎么办。”


“但众所周知,这两人根本就不行。”


“若是那不是虎翼卒呢?”


“而是辽国的几十万大军呢?”


“搞不好,这两人还会劝我打开城门,跟对方谈判呢。若这东京城已经让辽国的大军给围了的话。”


“这又让我想到了,我大宋这军事上的孱弱。”


“若是皇子只懂侍膳问安,而身边的辅臣,又都是老师这种,再加之,又是祖宗之法,限死了武将,那真到了大敌当前之时,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,又该是如何地慌张。”


“爹爹你当年慌不慌?”


“不过你头的二十年,算是太平天子,朝堂上根本就没有大事,问你这个,你肯定也不懂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