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: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八十五章 塞下秋来风景异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这当然也是因为,他没有学过怎么写诗。


你如果连写诗都不会,你又怎么可能能够说去鉴别一首诗到底是好是坏。


虽说批评冰箱,也不需要自己懂制冷。


可如果你连诗的创作的基本知识都不知道,那最多,也就只能像是语文试卷上的答案那样,只知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什么样的思想感情,用了什么修辞手法,所以评价一句,写得很好。


而完全无法去准确地体会一首诗,能被某位作者给写出来,是有多么地不容易。


多么地令人惊讶。


只有当你知道了这是你根本无法写出来的,你才会真心地能够觉察到,别人跟自己的差距。


为此……


赵昕也是一脸好奇宝宝的样子,问他们都是怎么写出来的。


然后……


他们自然也就是五花八门了。


既有意识流的,也有此前已经攒了不少的好词好字的,还有照着韵表什么的,一個一个字往上凑的。


赵昕也是立马就明白了,这诗到底是怎么写的了。


敢情……


就这么简单啊!


当然了!


这简单的,人人都会,问题是,你要想写得出彩,那就很难了。


所以,后面大家都去写词了。


而词的变化,显然比诗要多得多。


若说还有什么原因的话,大概就是诗,不太好唱出来吧。


而词的话,青楼女子最擅长。


不过其实现在倒还好,毕竟,像是苏轼那些人都还没有露头呢。


此时的文坛之上,感觉写词还行的,也就是他老师晏殊,然后欧阳修,还有柳永等。


其实……


这人数还是屈指可数。


当然,范仲淹的也还行。


只见他老师晏殊念道:“塞下秋来风景异,衡阳雁去无留意。四面边声连角起,千嶂里,长烟落日孤城闭。”


念完了后,便又道:“这是范仲淹最近才写的一首词。”


赵昕听完,这不是他早就背过的么。


此时也是不免评价道:“写的好是好,就是太过于悲凉了,一点积极向上的气息都没有。我还是喜欢,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我还小!等我长大了,这一切就都会变了。”


众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不得了!


这小家伙,志向过于远大。


这到时候……


对大宋来说,也不知道该是一件喜事,还是一件坏事。


君不见,汉武帝为了攻打匈奴,弄得海内虚耗,户口减半。


隋炀帝,为了攻打高句丽,更是发动百万民夫,以至于亡国。


当然!


肯定也有李世民这样的,打仗几乎不怎么费事的。


可谁又能保证,赵昕会是李世民呢?


李世民,要上千年才能出一个。


所有人都憋着,不敢言。


起码,不想打断今日这么好的一边钓鱼、一边饮酒的氛围。


而且……


寿国公都说了,反对的就贬去岭南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