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: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七十一章 就找五百厢兵吧(第2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晏殊是知道官家的生母之事的,刘娥没有儿子,官家只不过是对方抱养过去的。


别到时候,又让范仲淹去嗨曹皇后退位还政。


当然!


这主要是要看,官家会在什么时候驾崩。


如果驾崩得晚一些,等寿国公羽翼丰满……


不过似乎也没什么用。


皇后要是有什么意见,那作为你的长辈,你还能不听不成?


第二个刘娥可能不会。


但也不能说,曹皇后就一点影响力都没有了。


到时候……


又是曹皇后,苗娘子控制官家。


如果从这个角度去想,那让寿国公掌握一些些的兵权,似乎也不能完全说是什么坏事。


只是……


这样到时候会不会父慈子孝。


晏殊也只能说是,自己已经尽力地劝过了。


只见赵祯接着道:“你们回去,起草一份文书,再给寿国公准备五百人。谁若是反对的,你们跟他们解释。”


吕夷简一听让他们跟群臣解释,便又不得不想到当初,要废郭皇后,结果范仲淹堵门的事,当初官家也是让他出去解释,一想到这个,吕夷简便又开始头疼。


连忙道:“官家,臣想告老还乡。”


赵祯便道:“吕相公再坚持坚持。此时朝堂上没有了你可不行!”


吕夷简:“……”


什么麻烦事都踢给我!


不过……


吕夷简确实是非常好的人选了。


吕夷简当了这么多年的官,门生旧故无数,只要吕夷简都给这些人做一做工作,让他们不反对,那朝堂至少得少三分之一的人反对。


至于晏殊嘛……


晏殊是个老好人,你非要让他做,给最兴来匀出来一些兵,他肯定也不会推辞,大不了,到时候要是被言官给弹劾了,事情闹得太大了,实在不行了,就贬出去外面做官,游山玩水好了。


总之……


在两府两位最高长官的默许之下,这事还是有办成的可能的。


至于像是张方平那些人,到时候,赵祯自然会再去找他们谈。


而且……


才仅仅五百兵,剔牙都不够。


这东京城四周,大大小小地分布着多达八十万禁军,你五百人,能做什么?


随后……


晏殊便又问赵祯道:“那官家,这五百人,有任何的要求?”


这高的,矮的,瘦的,胖的,禁军精锐,还是厢兵,总得说清楚吧。


禁军精锐,就是属于那种一上来就能打仗的。


而且时不时也会被调到外面去驻守边境。


至于厢兵,就是从事劳役,像什么牛羊司、御辇院、军器库、后苑造作所、后苑工匠、南北作坊、绫锦院、弓弩院等等,都有他们的身影。


不过说到打仗嘛,那肯定是不行。


而且他们一般不怎么参加作战训练,也就做做帮忙修筑城池,搞搞后勤那样的事。


赵祯也是回道:“就找五百厢兵吧。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