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: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六十章 安排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床榻之上。


只见赵祯脸上的表情很是平静。


若是赵昕的这些话放到大唐去,那立马就能砍头。


可谁让官家十多年了,才生下这么一个儿子。


苗娘子可谓是把这些全都看在眼里。


然后……


苗娘子就重重地打了赵昕的屁股一下。


赵昕立马转过头道:“苗娘子你干嘛打我屁股?”


苗娘子便道:“因为你屁股痒。”


赵昕:“……”


两人大眼瞪小眼!


……


如此安静了好一会。


只见他爹爹这才道:“建天策府,那是不可能的了。”


毕竟这名字,实在是太过于敏感了。


只见他爹爹又道:“而且……一下子让太多的人聚集在你的身边也不行。”


“先给你找几个寿国公友吧。”


“让他们每月轮番与你见面,教你如何打仗。”


说着,赵祯又疑问道:“可这人选,还是难挑,一般有经验的,此时都肯定脱不开身。”


“而没经验的,也难以教得好伱。所以这人选方面……最兴来你自己有想法?”


赵昕既然都这么提了,那他自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。


立马便回道:“人选方面,也不用特别厉害,上至一路的将领,下至运粮的小卒,只要有打过仗,见过打仗的场面就行。”


“而若是能画舆图,懂得如何侦查敌情,还有如何行军的,那就更好了。”


赵祯便道:“也就是说,不需要范仲淹、韩琦这样的人?”


赵昕也是道:“他们那么忙,没必要让他们回来。而且有他们,没他们,其实都一样。”


“我会总结所有人的打仗经验,慢慢变成我自己的打仗方法。”


“集百家之所长,为我所用。”


听了赵昕的话……


赵祯只想说,自己这儿子,会不会太过于聪明了呢?


这根本都不需要自己操心啊。


坏了!


还真有种自己要成李渊的感觉了。


赵祯如此想了想以后,这才又道:“那你总得有个人员的名单拿出来吧?”


赵昕便道:“首先是参加过前面三川口之战,以及好水川之战活下来的士卒。”


“小兵,各挑十個吧。”


“还有低级粮官,两个。”


“低级管军械的,两个。”


“百人指挥,两个。”


这样一来,即便这些人一下子要离开好几个月,然而,对整支军队的影响也不会很大。


赵祯听他说完了人员的名单,也只能是表示,天才的世界,自己看不懂。


不过……


这确实不算是很过分。


但后面还是道:“可这些人的见识终究非常地短浅,爹爹给你把赵珣叫回来教你吧。”


赵昕也是问道:“赵珣是什么人?”


也是他老赵家的?


赵昕想的是,会不会是亲戚之类什么的。


别到时候给自己弄一个堂哥来。


只见赵祯也是回道:“赵珣此人,对西北一带的地形要害什么的,都相当地熟悉。曾作《聚米图经》五卷,如今,就放在爹爹的书房里。”


赵昕便问道:“何为《聚米图经》?”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