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:从宋仁宗的儿子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十八章 他就不能换点别的特殊的爱好?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如果不是因为赵昕头上顶着一个神童的光环,那晏殊都说不定有点要开始怀疑,这话是官家授意赵昕这么跟他说的。


当然!


后来仔细一想,不让武将当枢密使,对大宋,对官家,反倒是最有利的,那么官家又何至于会教寿国公说出这样的话。


晏殊只好直接问赵昕道:“那寿国公以为,怎样才能打得过别人?”


赵昕便道:“当然是让会打仗的人来当枢密使,才能打得过别人。老师你真的一次仗都没打过?”


晏殊也是承认道:“我确实是一次仗都没打过。”


赵昕:“那难怪,大宋会被人打。”


晏殊看了赵昕好一会。


赵昕也感觉,自己这样说,会不会太明显了。


不过好在……


他老师似乎也并没有怀疑到他的头上。


只是道:“寿国公你这样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,只是……虽说你老师我确实没有打过仗,但也不是寿国公你想的那么没用。”


赵昕便道:“那老师你有什么用?”


晏殊便道:“你老师我可以制定打仗的战略以及命令,可以决定将领的赏罚……”


话都还没有说完,赵昕便道:“伱都不去西边打仗,你制定了,人家就一定会按照你制定的来打吗?万一人家发现了你的战略以及命令,不按照你制定的来打,你又该怎么办?”


晏殊:“……”


晏殊一时间,竞也被赵昕给问得哑口无言。


甚至,都差点忘了他只有三岁的事实了。


赵昕知道自己不能再往下说了,再往下说,就很容易暴露了,便道:“老师你再给我说说打仗的事。”


晏殊便道:“寿国公不是说,我的战略不行?”


赵昕便道:“我又不是问老师你那失败的战略,主要是……我还不知道打仗是怎样打的,你先说说打仗是怎么打的。我听娘娘给我说过《曹刿论战》,你再详细地说说。”


晏殊也是道:“那寿国公想了解什么?”


赵昕:“比如说,平常是如何让士兵前进,后退的。我听娘娘说过,他们都是听鼓号的。但是,什么鼓号是前进,什么鼓号是后退,我不清楚。”


晏殊便咳了一声,道:“其实,这个我也不太清楚。”


当然,晏殊不是说完全不知道。


只是……


他是知道一些的,只是还不够系统。


赵昕便道:“那老师你连这个都不知道,你是怎么当枢密使的?”


幸亏赵昕此时才三岁。


还处于是什么,为什么的阶段。


否则……


晏殊就有可能把这话给听成是质疑他的能力了。


赵昕接下来,又问了问晏殊,这西边的打仗是怎么一回事。


事情的始末,到底如何。


交战的双方是谁,为何要打起来。


之后……


晏殊也只能是把这些,都一一告知了赵昕。


其实……


也算不上是什么绝密的事吧。


而且……


朝堂上,像是他所说的这些,都已经是人尽皆知了。


赵昕听完了以后,倒没有去发表什么解决的方案。


毕竟……


这已经不是三岁的他可以解决的事了。


如此一下午。


赵昕也可以说是收获颇丰。


完了,又让他老师,给他举荐几個会带兵打仗的,让他去问问对方,这带兵打仗是什么样的。


晏殊看到赵昕学得越来越深入,也是不由在想。


话说……


这样真的可以吗?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