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清:从金田起义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6章 鲁迅曾经说过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当然了,也就只是现在不能杀而已。


等以后李奕站稳脚跟,当了皇帝,他再想要找张二河,甚至是天地会算后账,有的是法子。


金杯共汝饮,白刃不相饶嘛!


老朱当年都已经把样板给打好了,李奕不至于抄作业都抄不好。


嗯,在李奕看来,明初的洪武四大案朱元璋并非是单纯的反腐,或是为自己的孙子铺路。


朱元璋更多的应是为了清洗官场。


清洗掉朝堂上那些当初他打天下时,所收降大批的前元旧臣,换上科举考出来的天子门生。


借此,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“改朝换代”。


最起码,洪武四大案的前三个,应当便是如此的。


因为洪武四大案中的前三个,都发生在朱标还活着的时候。


以朱标的能力和威望,不至于需要自己老子清洗官场,才能坐稳皇位。


至于发生在朱标死后第二年的蓝玉案,老朱清洗尾大不掉的淮西功臣集团,这才是真的在为自己的孙子铺路!


对此,李奕其实挺理解。


因为他也准备这么干。


前期打天下的时候,该招降纳叛的时候就别顾忌那么多。


能争取的势力就要尽量争取!


把朋友搞的多多的,敌人搞的少少的嘛。


这肯定不会有错。


等打完天下,再用反腐为理由收拾他们,也不迟。


正如鲁迅曾经说过:“杀贪官的时候,如果把当官的全杀了,那肯定有冤枉的,但如果隔一个杀一个,那肯定有漏网之鱼。”


只要李奕有心想杀人,贪腐这个理由绝对是一用一个准儿。


基本上不会有例外!


如果有,李奕只会更高兴。


好不容易在一群贪官污吏里遇到一个不贪的,把人供起来,立为典型宣扬多好?


没必要和这一个两个的过不去不是?


……


天黑了,城外光复军的炮击声暂且告一段落。


梧州城内的天地会成员纷纷接到了香主的召集令,前往堂口汇合。


刘永福的舅舅陈亮是梧州天地会的一个小头目,也是接到了上面堂主的命令。


在陈亮出门的时候,前来舅舅家做客的刘永福也是跟了上去,随着大流来到了天地会的堂口。


一处挂着车马行幌子的大院。


待他们到达时,大院内外早已汇聚着密密麻麻的人群。


堂主正在给众人分发兵器,以及用作标识敌我的红布。


陈亮将红布绑在自己右臂上,转头对一脸兴致勃勃的刘永福开口叮嘱道。


“永福,待会儿你记得跟在舅舅身后,莫要乱跑,否则,舅舅只怕没办法关照你。”


“万一你出了什么事,舅舅我没办法向伱娘交代。”


刘永福闻言,用力点头,表示自己明白。


待所有人都拿到兵器,并将红布绑好,刘永福抬头向大院内望去。


旋即,便见一个马脸大汉从院内走了出来。


张二河目光环视一圈,朗声道。


“弟兄们,我天地会成立之初,便立下大誓,要反清复明,光复我汉家河山。”


“自满鞑子入主中原,无数我天地会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发动起义,为之牺牲,只为实现光复我汉家河山的理想。”


“如今,先有太平军举义于金田,后有光复军立旗于岑溪,广西震动,南国震动,可见鞑虏天命之终焉。”


“现在,光复军已至梧州城外,重炮攻城之下,梧州清妖已然丧胆,城陷便在眼前,我等天地会的弟兄,又怎能甘于寂寞?”


“诸位兄弟,可愿随我一起,举旗反清,策应光复军作战?”


张二河话音落下,他面前的一众天地会人马齐声高呼道。


“反清!反清!”


“反清!反清!”


“……”


和一肚子男盗女娼,利益算计的高层比起来,这些天地会的底层反而是更为纯粹。


他们对于反清之事,抱有相当程度的热情!


张二河见此,当即点头道。


“很好!”


“牛堂主,马堂主,你二人带兵去突袭梧州府衙。”


“力求生擒梧州知府!”


张二河话音落下,一胖一瘦的两个天地会堂主当即站出来领命。


语罢,张二河接着还说道。


“王堂主,刘堂主,你二人带人去突袭城内的大牢,释放囚犯。”


“尽可能的扰乱梧州局势,让守城清军自顾不暇。”


王堂主和刘堂主也是当即领命。


张二河见此,继续开口说道。


“而本香主,将亲自带人前去突袭梧州城门,接应城外的光复军入城!”


“……”


……


梧州府衙。


书房,灯火如豆。


梧州知府宁权伏案书写着一封求援的急报。


写完之后,宁权命人取来自己的知府大印盖上,然后才将信装入信封,封上火漆,命人往广东的两广总督处送去。


做完这些,宁权后仰躺在椅子上,重重的吐出了一口浊气。


说句实在的,梧州战局会紧张至此,是他所未曾想到的。


刚开始,贼兵攻陷岑溪藤县的消息传来,宁权并没有当回事。


因为在他想来,贼兵也不过是捡漏打几座县城罢了。


只要大清朝廷反应过来,调兵来援,很快就可以平定。


更别说贼兵还在“打土豪,分田地”了。


这不是在把士绅大户往死里得罪吗?


光凭这一点,宁权就敢断定贼兵很难站稳脚跟。


这伙儿贼兵即便能嚣张一时,可迟早也要被官府剿灭。


而当贼兵陷平南,浔州的消息传来之后,宁权开始稍有些紧张。


因为浔州可不是一座小城,贼兵能攻下浔州,即便是趁虚而入,也可见其是有一定的水准的。


但也只是稍有紧张而已!


在宁权看来,梧州地处要冲,且城防坚固,且还有镇南关与之互为犄角。


又岂是被贼兵进进出出过好几次,都快透成筛子了的浔州可比的?


嗯,李奕率军三次打破浔州的事情,在广西官场上其实不算秘密。


只是没人会特意去戳穿蔡炳文而已。


捂盖子嘛,大家都是这么做的。


谁要是敢掀盖子,那是要引起众怒的。


但是,当贼兵主力真的进抵至梧州城下之时,宁权蔡意识到自己错了。


非但错了,甚至还错的非常离谱!


这只贼兵真的很不简单。


不说别的,光是今日白天城外那密密麻麻的火炮,就令他感到头皮发麻。


不是,你们一群贼兵,哪里来的火炮啊?


要是有一门两门也就算了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