反清:从金田起义开始
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0章 李奕: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!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在毕云涛带队投降之后,李奕当即带兵入主了岑溪城内。


旋即,岑溪知县蒋闻明,以及县尉钱瑞安便被五花大绑着带到了李奕面前。


李奕目光在两人身上逡巡一阵,然后开口询问道。


“我光复军初立,如今正是求贤若渴之时,二位若愿降我,与我等共襄反清大业,本督定将不吝重赏。”


李奕之所以这么说,并非是他真的就对这两人有多重视。


说白了,李奕现在依旧是在演戏。


他需要向外界展露自己的求贤若渴,礼贤下士,借此吸引更多的人才来投奔自己。


当然了,若两人真的肯降,李奕肯定也不会吝啬。


作为一个曾经的钓鱼佬,李奕始终明白。


你想上鱼,肯定得先打窝才行!


虽然打窝也不一定能钓上,但不打窝肯定钓不上。


蒋闻明闻言,十分硬气的开口说道。


“贼子,本官乃两榜进士出身,天子门生,是朝廷命官,又岂会和你这贼子同流合污?”


“今日本官落于你手上,乃是我时运不济,休得多言,要杀要剐请便便是。”


“莫要再用劝降来羞辱本官!”


李奕闻言,表情有些腻味的讽刺道。


“啧,当汉奸还当出归属感来了,伱贱不贱啊。”


蒋闻明闻言,一张儒雅秀气的脸瞬间涨的通红,开口反驳道。


“尔这贼子不曾听闻先贤有言,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吗?”


“大清既入主中原,便是天下正统,本官为大清做官,何来汉奸之言?”


李奕闻言,不屑的嗤笑一声道。


“你这汉奸狗官当真是枉为读书人,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的前提,是夷狄得接受中国之礼仪王化,方可中国之。”


“恰如南北朝时期全盘汉化的北魏,那才是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。”


“但满清呢?那群鞑子可曾又接受中国王化?”


“我告诉你,没有!”


“他们非但没有接受中国王化,甚至还在中原强行推行剃发易服的暴政,大兴文字狱,焚书毁史,企图彻底灭亡我华夏。”


“看看你自己身上的官服,再看看你脑袋后面吊着的那根老鼠尾巴,告诉我,这是中国吗?”


“圣人文章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!尔等有何资格自称儒家士子,我看尔等应该被叫做犬儒才对。”


“披儒家的皮,做鞑子的狗,是谓犬儒也!”


蒋闻明闻言,被怼了个哑口无言。


原本他以为眼前这贼兵应该没什么文化,自己随口就可忽悠。


不成想,他特么懂的还不少!


李奕闻言,也是懒得再和蒋闻明废话,挥手道。


“来人啊,将这汉奸拖下去毙了!”


“不要让他再来碍本督的眼!”


李康闻言,当即应了一声,指挥几名警卫上前去将蒋闻明拖了下去。


很快,便是几声枪声传来。


这几声清脆的枪声,吓得钱瑞安胯下瞬间湿了一大片。


一股骚臭味传来!


李奕下意识将目光看了过去,忍不住蹙眉。


钱瑞安和李奕的眼神稍有接触,忍不住打了个激灵,然后忙不迭的开口说道。


“小……小人愿降!”


“小人愿弃暗投明,还望大都督接纳。”


说话间,他开始向着李奕砰砰的磕头。


他本就有心投降,只不过是动作慢了些,被毕云涛抢先了罢了。


如今又见到蒋闻明的下场,他直接便怂了。


李奕闻言,眼神转为和缓,笑着说道。


“如此最好!”


“来人啊,带钱县尉下去换一身衣服。”


其实吧,李奕本来是想要翻身下马,亲自去搀扶跪在地上的钱瑞安,借此来展示自己礼贤下士的态度的。


但是,钱瑞安身上的尿骚味实在是太刺鼻了。


李奕实在是伸不出手,只能放弃这个打算。


在攻取岑溪之后,李奕并没有在岑溪过多停留。


而是稍稍整兵,便按照计划北上向着藤县杀去。


……


在李奕动兵北上的同时,藤县方面便也接到了贼兵即将来犯的消息。


藤县县令陈广国在县衙大堂上不断的踱步,脸上满是忧虑。


“贼兵又要杀来了,这可如何是好啊!”


一旁的县尉也是皱着眉头说道。


“上次就是花钱赎城的,难不成这次又要如此吗?”


花钱赎城的事情,他们上次侥幸瞒过了朝廷,可要是再做一次,能否瞒得过去,可就谁也不知道了。


师爷罗有田也是开口说道。


“这贼兵莫不是把我藤县当钱庄了吧?没钱来一次,没钱来一次,这也太过分了些。”


原本罗有田只是藤县的一个讼师,虽勉强能和县衙里的官老爷搭上话,但地位也不算很高。


但是,由于上次他经办的赎城之事做的不错,陈广国便特意将他给聘为了师爷,留在自己身边出谋划策。


当然,不免也有几分封口的意思在里面。


赎城之事,好做不好说,真要是被捅出去,光是勾结贼兵这一项,朝廷就不会轻饶了他陈广国。


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,陈广国干脆将知道的实在太多了的罗有田收为师爷,让他和自己休戚与共。


如此的话,罗有田自然知道什么事情该说,什么事情不该说。


陈广国闻言,重重的吐出一口浊气道。


“若能再次花钱赎城,倒也并非坏事。”


“本官只怕贼兵这次不是冲着钱粮而来的啊……”


岑溪陷落的消息陈广国已经知道了。


既然贼兵能打岑溪,那就没理由再次放过藤县。


就在这时候,县衙大堂外传来一阵喧哗。


一名风尘仆仆的衙役从外边冲了进来,满脸喜色的说道。


“大人,好消息,梧州方面给我们回信了……”


陈广国闻言,心中顿时一喜,忧虑去了大半,然后说道。


“快!快将信件取来,本官要亲自一观!”


衙役闻言,不敢拖延,将怀中的一封书信递交给了陈广国。


陈广国接过书信,撕开火漆,然后翻看了起来。


但很快,他脸上的笑容便飞速敛去。


取而代之的,是一抹苦笑。


因为,梧州方面给他的回信中,并没有说会派遣援兵来增援藤县。


而是要求陈广国再次组织藤县的士绅百姓,据城死守,以抗贼兵。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