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,宁府书香门第

关灯
护眼
字体:
三四七 贾蓉:终究是太爷背下了所有(第1/2页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……


“殿下,这样下去不行!”李先生皱着眉,看向王子腾道:“王大人,兵一直是你掌管,现在发生了这样的事,不知你有何高见?”


王子腾板着脸道:“我只管行军打仗,而且必须给我足够的军饷才行,否则像今天这样闹饷的事情我不敢保证还会不会再次发生!”


“而且我建议停止募兵,否则那些新兵只会加剧粮草的消耗!”


“不可!”大皇子忙道:“绝对不能停止招兵买马,仅仅凭借十万大军如何能成大事?我认为至少需要五十万!”


李先生赞同道:“殿下说的对,俗话说人多势众,如果殿下现在手里有五十万精锐大军,贾敬怕是直接吓得尿裤子投降。”


听起来很好笑。


但王子腾却是笑不出来。


不要说五十万精锐大军,就是一百万,两百万精锐大军,没有军饷又吃不饱肚子,能干什么?


种地吗?


“军饷呢?军饷从哪里来?”王子腾问道。


李先生想了想,正色道:“现在我们占据西安,平阳,榆林等大半个陕西,这些地方理应给我们缴纳赋税,有了赋税,军饷自然无忧矣。”


大皇子拍手笑道:“先生所言甚是,来人,速速去收缴今年的赋税!”


“这……现在是初春,老百姓的粮食还没下来,而且前不久鞑子在此地抢掠一空,如何收缴赋税?”一个文吏有些尴尬的回道。


大皇子呆了一下,问李先生道:“先生,这可如何是好?”


李先生又想了想道:“无妨,可以先收今年一半的赋税,等秋收后再把另一半补上,我相信百姓们会理解我们的苦衷的。”


“妙啊!”


大皇子拍手笑道:“先收一半赋税,百姓总能交得起吧?你等速速去收缴赋税,不得有误!”


“等等!”


李先生忽然喊住文吏。


“大人还有什么吩咐?”文吏小心的问道。


李先生抚着胡须笑道:“就说待殿下拨乱反正,救出太上皇皇上之后,可以给他们减免三年赋税,休养生息!”


大皇子拍手笑道:“李先生果然高明,这样一来那些贱民不但乖乖交出粮食,还对本王感恩戴德!”


至于什么时候减免赋税……


等他做了皇帝以后,想起来再说吧。


李先生得意一笑。


“不过雕虫小技耳,不足挂齿。”


王子腾看着这两个货自娱自乐,脑袋十分疼痛。


这根本不像成大事的样子嘛!


正在众人说话之际,忽然又有亲兵匆匆跑来。


几人不自觉吓了一跳。


难道又有哗变?


“王爷,外面有人求见,据说是您的故人。”亲兵行礼说道。


众人松了一口气。


不是哗变就好!


大皇子狐疑道:“故人?谁?”


李先生想了想,道:“殿下,可能是前来投奔您的忠义之士,属下觉得应该见上一见。”


大皇子点了点头。


“那就见一见。”


“对了,他是一个人吗?”


亲兵道:“是两个人。”


“那……请进正堂来吧。”


大皇子走到外面,正襟危坐。


外面两人联袂而来。


正是……


“水兄弟!”


大皇子一下子站了起来,面带喜色。


北静王拱手道:“殿下。”


“怎么回事,我听说你……”大皇子往前走了两步,欲言又止。


北静王摇头叹道:“贾敬狼子野心意图谋反,我拼死进宫护驾,无奈寡不敌众,不但没能救出太上皇皇上,还被倒打一耙成了乱臣贼子。”


一面说着,北静王哭了起来。


“果然是这样!”大皇子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,安慰道:“水兄弟莫怕,有我在,绝不会让乱臣贼子得逞!”


“弟也是这么想的!”北静王哭道:“弟这次带人前来投奔,还望大哥收留!”


大皇子大喜。


“求之不得!”


“本王得水兄弟相助,如鱼之得水也!”


“来人,大摆酒宴,我要跟水兄弟一醉方休!”


……


东海之上,一艘巨大的铁皮船劈波斩浪,后面跟着上百艘货船。


拉的全都是南洋大米。


船头立着一位俊美的男子,面带忧郁:“可惜了,没了我温柔多情琏公子,岛上那些风骚大洋马今后过得该是如何痛苦!”


“放心吧,那不是还有薛蟠薛蝌兄弟俩吗?他们会帮你好好照顾的。”贾蓉笑着安慰了一句。


贾琏顿时更加苦涩:“薛蝌也就罢了,留薛傻子在那边真是便宜他了,你就不担心他惹出事来?跟西洋人打交道可没那么容易的。”


贾蓉:“倒是不怕。”


贾琏:“为什么?”


贾蓉微笑道:“因为他有儿子了,他就算不为自己想,也得为自己的儿子今后多想想吧。”


当然,贾蓉之所以放心的把薛蟠丢在那边是因为有林如海在那边坐镇看着,薛蟠若是敢弄出事情,绝对吃不了兜着走。


“你什么意思啊你?”


贾琏似乎被触及到了哪根敏感神经,十分不悦的看着贾蓉。


贾蓉忙笑着解释道:“只是表面的意思,二叔别多想,我绝对没有嘲笑你没有儿子。”


“啊!”贾琏气的差点脑出血:“我回去就找十个小妾,必生儿子!”


“那就祝二叔早生贵子喽。”


“放心,肯定比你早!”


贾琏没好气的说了一句。


“你们在说什么?”


贾环忽然跑出来,笑嘻嘻的问了一句。


贾蓉道:“没说什么,大人的事小孩子别乱打听事,回去读你的书去。”


贾环无奈道:“我本来是在读书的,可我姐说要见你,一定叫我出来找的。”


“行,我知道了。”


没有继续打扰忧郁中的贾琏,贾蓉回了阁楼上。


探春,湘云都在。


“京城发生了那么大事,蓉哥儿你怎么不早告诉我们俩!?”湘云撅着小嘴,十分不开心的说道。


“什么大事?”


贾蓉故作不解,坐下来吃了口茶。


“还想瞒着我们。”


探春把一份朝廷的抵报从身后拿了出来,放在了桌子上。


“太上皇皇上龙体欠安,进后宫养病,四皇子监国,我们太爷辅政……难道你什么也不知道?”


“还有!”湘云站出来道:“太爷在永定河歼灭十万鞑子,封宁王,普天同庆,减免赋税,这么大的事难道你真不知道?”


“哦……”


贾蓉拿过抵报看了看。


上面的内容有些多,大多数都是介绍宁王贾敬击败鞑子的丰功伟绩,以及宁王提出了普天同庆,全国百姓减免三层赋税的大喜事。


后面少部分内容是宫中双圣重病不起,在后宫修养,暂时由四皇子监国,宁王辅政,叶相协助宁王辅政。


妙!


实在是妙!


《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》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